■黃埔考古工地發掘現場。潘瑋倩攝
■黃埔考古工地發掘現場。潘瑋倩攝
■午休時間,有些工人聚在一起,像從前在村裏一樣,度過短暫休閑時光。潘瑋倩攝
■黃埔陂頭嶺窖穴出土遺物。資料圖片
■黃埔考古工地發掘現場。潘瑋倩攝
■黃埔陂頭嶺遺址發掘現場。資料圖片
■考古既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更是集體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作者梁一言,2019級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社會美育專業在讀本科生,2020年該生作為學生誌願者,應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請前往沙嶺考古工地開展漫畫創作。
■探方是考古發掘的工作單位,這些工整的方格子,有一種規矩之美。作者程薇羽,現就職於羅湖區深圳市美術學校,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2021屆畢業生,該漫畫創作於她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實習期間。
開拓、創新,有源頭滋養。
土地、鄉間,在悠長歲月中,成為社會與個人相通的心安之地。
2023年五一長假期間,記者走訪了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部分考古發掘工地。在這裏,知識經濟賦能一座“城”——中新廣州知識城正在崛起。伴隨著黃埔的繁榮發展,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努力和辛勤耕耘,黃埔區的考古工作,也成績斐然,近年來,取得了一係列重要考古發現,特別是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片區,陸續發現了茶嶺、甘草嶺、沙嶺、欖園嶺、陂頭嶺等一大批具有極高曆史文化價值的考古遺址。
而且,自2016年以來,當年部分村民也持續參與到考古發掘工作中。他們中的很多人,已在城市化進程中,享受到了土地紅利,“家中分了幾套房”,但依舊“閑不住”,很多人深深愛上了“在從前自己地頭做考古發掘”的這份“工”,也不太在意薪酬。
所求為何?用他們的話來說,是像從前一樣和大家一起幹活,“開心”;是真正閑不下來;也是對腳下這片故土更多的好奇和探索。
每天早上七點,他們換上還沾著泥點的布鞋,從光鮮亮麗的高層花園小區走出,有的步行,有的騎小電驢,來到從前種樹、種田的地頭,一樣地掄起鋤頭,不同的是,從前他們挖掘采摘當季的收成,如今他們探秘千年前的“傳承”源流。
工作時揮汗如雨,停歇時互聊家常。他們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從前這土裏長出了維持溫飽的糧食,現今這土裏,有自己親手發掘出的光榮曆史。
“這比我整天待在高樓裏強多了!”他們說。而規律的、如今已強度不大的勞作,給了他們健壯。那些明顯敏捷於小區內躬身帶娃同齡人的舉止,是“土地”給予他們的能量。
在大城市鄉村城鎮化浪潮加速發展的當下,考古工地在某種程度上,不經意地提供了一個增強社區凝聚力、寄托鄉愁的平台。
在此,我們呈現了當地工人在黃埔考古工地勞作生活的紀實,部分在這個勞動節拍攝的圖片,記錄了考古給予當地村民和土地再次“親密接觸”的那些瞬間。
而更多的考古發掘照片,則展現了這顆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的深厚文化底蘊。
【鏈接】
●一支考古發掘隊的組成
發掘一處遺址,通常是多人的集體行動,需要認真組織。一支考古發掘隊,通常由如下人員構成:
總負責人,也被叫做項目負責人或領隊,由具有國家文物局頒發領隊資格證書的考古學家出任,並在本項目中得到國家文物局的領隊任命。
隊員通常有兩種人員,一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考古專業學曆,且有田野發掘能力和經驗的考古工作人員若幹,一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技術人員。
工人,按照現在的通行做法,考古隊還會聘請一些當地的村民作為臨時工人,在發掘現場承擔一些重體力勞動。
此外,考古隊還需聯係相關學科專家和文物保護機構專家,視發掘進程需要,來現場幫助工作。
●考古發掘的作業方法
一、探方(溝)是發掘作業的工作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每個探方(溝)的發掘。
二、考古發掘一般采用探方法。探方應留隔梁和關鍵柱。需要了解遺存堆積層位和結構時,可采用探溝解剖。
(【鏈接】部分的文字資料來自趙輝、張海、秦嶺著《田野考古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規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
本版圖片由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除署名外。
(新快報 2023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