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參觀長嶺街醒獅文化館
羊城晚報訊 記者徐振天,通訊員翁瓏軒、蔡冰芝攝影報道:擂台起,戰鼓響,兩隻形態各異的獅子踩著鼓點,時而跳躍,時而打滾,展示金獅倒掛、獨木挾腰等高超技巧。1月1日,在喝彩聲和鼓點聲中,位於廣州黃埔區黃麻社區的長嶺街醒獅文化館正式開館。
長嶺街醒獅文化館占地麵積約1000平方米,共有兩層。一樓設多個展覽區域,展示了醒獅的來源、南北獅派別、獅頭顏色象征以及開樁、采青等專業動作的詳解。醒獅館門口還特意留出了大麵積的空地,供日後獅隊練習基本功。
在醒獅文化館二樓,10組親子家庭現場體驗獅頭紮作。小朋友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傅的講解,生怕錯過每個環節。細細的竹篾在師傅的手上來回穿梭,不一會兒,獅頭的雛形就出現了。包裹上紗紙、布料,一個新鮮出爐、活靈活現的獅子頭引得小朋友一陣歡呼。
記者采訪了解到,長嶺街道向來就有醒獅傳統。目前,轄內各個社區均有自己的獅隊,其中,水西醒獅隊最為出名。水西醒獅隊最早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由當時的民兵青年團組成,曾代表蘿崗地區參加各類大小比賽、獲獎無數,中途曆經興衰,幾近解散。後來,水西社區決心深挖水西醒獅傳統技藝,重建水西醒獅隊。
為了傳承發展醒獅文化,長嶺街道成立了醒獅的複興工作組,通過舉辦醒獅公益課程、邀請專業講師到社區開展巡回演講等方式,激起人們對醒獅的熱愛。同時,獅隊也不斷革新,把傳統的醒獅舞法變成觀賞性較強、難度較高的新南獅舞法。
長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凱介紹,一直以來,長嶺街道都致力於讓傳統醒獅文化與新時代基層治理相結合,努力讓醒獅本土文化成為一代代長嶺人向善向上的持久動力。
(羊城晚報 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