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頭隆平試驗田畝產近千斤,開拓未來農業綠色生產新方向
農機手正操縱著機器在隆平試驗田上收割。南方日報記者 梁钜聰 攝
嶺頭隆平試驗田上的玉針香稻米。 南方日報記者 梁钜聰 攝
沿著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嶺頭山上的道路一路向北,途經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的千畝茶園,走到山腳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映入眼簾的是藏在這裏一片生態科技稻田。就在上周末,最後一片稻田剛剛收割完,接下來將種上油菜作為綠肥滋養土地。
“嶺頭村的嶺頭隆平試驗田解決的是‘吃好’的問題。”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建武表示,這片試驗田將探索綠色種植,不用一滴農藥、不施一粒化肥來種植優質稻米。
隆平試驗田,一個關鍵詞是“隆平”,寄托著袁隆平院士“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另一個關鍵詞是“試驗”,每一片試驗田都為了解決農業生產的“痛點”,有的是攻克種業“卡脖子”、有的針對“吃飽”、有的力求“吃好”……
每一塊隆平試驗田都肩負著不同的使命,承載著的卻是一直以來老百姓對最樸素的豐衣足食的追求。
●南方日報記者 傅鵬 鍾曉宇
好山好水種好稻
“以前是一片荒地,沒想到真成為一片良田。”從去年開墾田地到今年種下稻種、收割稻穀,橋記農機合作社農機手鄭偉慶見證了嶺頭隆平試驗田的“誕生”。
“這裏的水稻好,今年家裏的田已經種了一點,明年我要種更多。”鄭偉慶也是增城區的種糧大戶,盡管不是很懂生態科技稻的種植理論,但憑他多年的務農經驗,田裏的水稻絕對是好稻。
鄭偉慶看中的好稻,正是奪得全國優質稻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的品種——玉針香,該品種因米白如玉、長如針而得名,比普通稻穀要長三分之一,是目前國內最長、最香的稻穀之一,一斤米在市場上售價從幾十到上百元、遠高於普通水稻品種。
“吃飽,也要吃好。”李建武表示,不少人第一次吃煮熟後的玉針香米飯,不用菜都能吃下一大碗。但米好吃、也難種,玉針香比一般水稻品種更“嬌氣”,因為引進自湖南需要適應廣州的水土條件,研究院還加上了“不用一滴農藥”的高要求。
李建武介紹,區別於以往的隆平試驗田,嶺頭隆平試驗田水好、土好,經過專業檢測沒有任何化學農藥的殘留,所以他們決定在這片地試驗綠色種植,麵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人群,嚐試高科技、高價值的農業生產模式。
“針對蟲害,我們采取了‘以蟲治蟲’的綠色防控方法。”李建武解釋,他們通過投放赤眼蜂防控,赤眼蜂會在水稻田中的害蟲卵上寄生,以害蟲卵為營養,讓害蟲孵化不出來。因為嶺頭隆平試驗田地處山間的平地,相對封閉的空間控製了赤眼蜂的活動範圍,蟲害防控的效果非常好。
盡管今年是第一年種植,100多畝稻田畝產近1000斤幹穀。在李建武看來,取得這個結果說明過去的嚐試走對路了,未來這裏將有望成為千畝農園。“綠色生產是未來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方向。”他表示,除了種植模式的探索,嶺頭隆平試驗田探索的是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上實現農業生產的高價值、高收益,期望在這裏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一片田一次探索
隆平試驗田的一個關鍵字是“試驗”。李建武表示,每一塊隆平試驗田的選擇都經過充分考慮,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如今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已經在黃埔區布局了多塊隆平試驗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位於大吉沙島的幾百畝隆平試驗田。李建武介紹,2020年,袁隆平院士親自選址大吉沙島,一場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試驗”與實踐,從這個江心小島開啟。
“大吉沙島隆平試驗田主攻方向是品種選育。”李建武解釋,從先天條件來看,大吉沙島並不是適合水稻種植。比如珠江漲潮的時候,偶爾會出現海水倒灌現象,所以大吉沙島的土壤含鹽量較高,對農業生產並不利。“但是如果一個品種能在大吉沙島隆平試驗田種好,那在別的地方也不是問題。”
李建武介紹,大吉沙島隆平試驗田會從幾百個水稻品種中篩選,最終引進的水稻優質品種要具備品質好、產量高、種子適應力強等特點,選育出適合不同環境的新品種,並探索與之配套的種植方法。比如,嶺頭隆平試驗田種植的玉針香,最早也是在大吉沙島開始試種的。
有品種選育,也有種植技術。如今,無人駕駛水稻收獲機、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無人駕駛高地隙打藥機等智能農機裝備,成為豐收時節的“常客”。現代農業與田園景觀的互相融合,也讓大吉沙島成為市民、遊客的新“打卡點”,大吉沙島也逐漸成為一座美麗水稻公園。
每一片試驗田都承載著一次新探索。嶺頭隆平試驗田嚐試的是綠色農業的新模式,大吉沙島隆平試驗田探索的是水稻種植的多種可能性,位於新龍鎮洋田村的隆平試驗田曾在挑戰“量”的極限。去年,這裏實現雙季稻畝產3000斤攻關成功,是珠三角地區雙季稻畝產首次突破3000斤的基地。
“今年,我們再次在洋田村的隆平試驗田實現了雙季稻畝產3000斤。”李建武說,這進一步證明了整套高產栽培技術方案的穩定性,雙季稻畝產3000斤意味著一畝地可以養活約4個人,“禾下乘涼夢”正在實現。
水稻科研接力
李建武和袁隆平院士的初相識,是在2009年的春耕時節。
當時,就讀於湖南農業大學的李建武在畢業實習時,來到海南三亞的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在實習過程中,老師給他安排了一塊試驗田試種。到了3月水稻抽穗時,恰逢袁隆平院士前來“檢查”,他在眾多試驗田裏一眼便看中李建武種的水稻,稻穗長得大、稻穀也結得多。袁隆平院士詢問得知,照料者正是李建武。就這樣,李建武成為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員。
自2020年以來,李建武和團隊成員一起,完成了多項研究,取得了雜交水稻科研事業的重大進步。從追求高產,發展到高產和優質並重,這十年,雜交水稻技術在不斷進步。在育成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的高產良種後,李建武和團隊們開始了栽培技術的“修煉”。通過兩年的高產攻關點驗證,多個試驗點都實現了畝產3000斤的目標。
技術不斷進步的路上,也麵臨著重重挑戰。李建武介紹,其中一個難題就是克服大自然的難題,例如大吉沙島上的隆平試驗田,濕度大、溫度高,這導致產量也不是很高,就需要克服這種不利於水稻的氣候條件。“另外一個就是從事水稻科研的青年人員相對較少,每年到農業大學去招人,願意來做這一行的不多。”在李建武看來,把這個事情做好是最重要,任何難題都可以慢慢解決。
李建武說,袁隆平院士留下了“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這是一個高產、高產、更高產的夢想。袁老師常說,‘高產、更高產,是我們永恒的主題’。”李建武和他的團隊,從育種開始,一直在做水稻的高產研究,“我們永遠沒有丟這個主題。”
另一個夢想,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個夢想,十幾年來,我們單位和我們這一代人都在做,把袁隆平院士團隊的技術人員外派出去,到許多國家去進行雜交水稻的技術指導和幫助。”李建武介紹,截至目前,全世界雜交水稻試種成功的已經有50多個國家,今後還會繼續地擴大。
雜交水稻,已成為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中國方案”。如今,由袁隆平院士團隊領銜的中國雜交水稻雙季最高畝產已超過1600公斤,被5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進,海外種植麵積達700萬公頃。
傳承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做一粒好種子,年輕的李建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年的諾言。微風又拂過稻田。新一代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已經接過“接力棒”,一如既往地紮根在泥土裏,完成雜交水稻的技術攻關。
(南方日報 2022.12.16 GC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