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兩周年
中新廣州知識城加速崛起。李劍鋒 攝
百吉生物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取樣檢測。受訪者供圖
全球領先技術如何快速實現產業化?這一問題曾讓烯灣科城(廣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烯灣科城”)運營副總車曉東困惑。
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車曉東找到了答案。“落戶這裏兩年間,知識城從阡陌之地變為現代化新城,我們的創新夢想從遙不可及變得觸手可及。”車曉東介紹,如今,烯灣科城在這裏的全球首個規模化量產的碳納米管纖維生產基地已經整裝待發,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產。
車曉東的故事並非個例。過去兩年,超100名戰略科學家、1260名高層次人才安家落戶,粵芯、康方生物等突破關鍵技術的企業引領風潮,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雲集而來。僅2021年,知識城完成竣工投試產項目89個,達產產值超1700億元。
今年,《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下稱《總規》)獲批複迎來2周年,也是知識城奠基建設12周年。擔起“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範區”國家使命的知識城,已成長為撬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知識支點”。
麵向未來,知識城將牢牢把握《總規》和《廣州南沙深化麵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麵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疊加利好機遇,攜手南沙推動城市功能聯動優化,把廣州城市“東進”與“南拓”兩大牽引力結合起來,共同打造廣州城市發展第三中軸線。
因知識經濟應運而生,這座青春的科創新城發展正當時。
站在知識巔峰“起跳”
幾天前,粵芯半導體又迎新進展:粵芯三期項目動工,總投資為162.5億元,將助力粵芯半導體進一步發揮產業“鏈主”作用,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從成為全省目前唯一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商,到向著高端高質產業“鏈主”邁進,粵芯半導體的發展軌跡與《總規》批複以來,知識城推動知識密集型產業高端化、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發展的步調相契合。
“老朋友”多年深耕,“新朋友”結伴而來。
“烯灣科城選擇落戶知識城,正是考慮到這裏知識密集型產業體係日臻完備。”站在一片新興建設工地上,車曉東信心滿滿。這裏不僅有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產業鏈配套,還有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創新鏈加持。
烯灣科城將碳基複合材料、新能源與氫能源一並列為企業的重點突破方向,這正與知識城“三集群兩高地”發展格局高度適配。目前,全球首個規模化量產的碳納米管纖維生產基地投產在即,烯灣科城早已與幾公裏之遙的粵芯半導體達成合作。
錨定知識密集型經濟發展戰略,知識城正全力打造三大產業集群。
——全球頂尖生物製藥產業集群初顯規模。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百澤安)、諾誠健華奧布替尼片、康方生物開坦尼等一批世界級創新藥實現落地生產。
——集成電路產業致力破解國家核心技術攻克難題。除了粵芯半導體外,深南電路、興森快捷、盈驊等項目加快建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核心承載區呼之欲出。
——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規模化發展。小鵬汽車智造基地10個月實現全麵動工到首車下線、刷新紀錄,3.5平方公裏智能製造園穩步推進,將建設成為智能製造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知識城正成為知識創造新高地,在這片熱土上,現代知識經濟體係所需的關鍵要素一應俱全,讓創新創業者可以站在知識巔峰“起跳”,競逐全球市場。
國際人才自由往來
“快!”這是創新創業者在知識城說得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快,是因為提前考慮人才所需。“我們研發了超薄的優質納米薄膜材料,獲得了7項美國和全球的專利。”廣東固納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宋朔表示,尋找創業熱土的過程中,知識城服務團隊的“最耐心、最及時、最周全”,打動他們落戶於此。
快,也得益於為人才大膽突破。近年來,知識城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構築人才製度優勢,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出台實施“國際人才自由港10條”“海外尖端人才8條”“港澳青創10條”等人才政策20個,近5年累計兌現金額超20億元,扶持力度全國領先。
“我們希望通過引進一個人才、吸引一個團隊、落戶一個企業、培育一個產業。”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團隊負責人淩俊裕說。目前,國際人才自由港成為不少海外人才來到知識城的第一站。近年來,這裏推出了全國首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零跑動”服務中心,頒發了廣州首張跨境通(歐洲站)營業執照。
快,還在於以人為本的“人才觀”。知識城牢牢把握“國際人才自由港”的戰略定位,不拘一格用人才。一方麵向全球菁英敞開懷抱,另一方麵為他們提供“身不在此,獻智於此”的優渥環境和靈活機製。
今年6月揭牌的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合作空間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知識產權青創中心,是廣州市首個揭牌的離岸基地合作空間。其將助力離岸基地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海外人才引進、技術引進、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的重要平台載體。
一步快,步步快。隨著知識密集型機構不斷落地,海外創新技術、科研成果與知識城主導產業深度鏈接,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相融合的創新生態將加速形成,知識城的人才“引力波”越發強大,吸引全球人才在知識城安家。
引領灣區創新風向
數字經濟將如何改變傳統工業?一張工業互聯網的“中樞神經係統”,正從位於知識城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在華南地區鋪開,撬動傳統工業踏上數智化轉型之路。
黃埔文衝船廠開啟數字化造船,打通從生產設計到船舶建造的每一個環節;來自佛山的維尚家具進軍定製家具,完成從人指揮機器、機器指揮人、機器指揮機器“三連跳”;遠在揭陽的日用塑料品小廠房化零為整,實現集群化發展……
標識解析體係賦能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企業開始擁抱數智未來。“標識解析體係就是給每一台生產設備一個‘身份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廣州運營中心品牌市場負責人王宇鵬解釋,標識解析體係正是在工業領域對每個產品、設備等進行編碼與標識,使產品信息可追溯、可流通、可交互。
作為全國五個頂級節點之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已接入二級節點35個,聯通企業節點5000多家,覆蓋了30個行業。如今,這裏已成為大灣區企業尋找數智化轉型解決方案的“寶庫”。
知識城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大灣區內形成集基礎科學、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於一體的知識創新體係,兩年來,知識城雲聚“研發天團”,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高加速試驗台投入使用,國際數字樞紐運營中心、華南腫瘤實驗室等16個重點實驗室啟動營運,領跑全國的戰略科創平台加快集聚。
與此同時,知識產權改革舉措出新出彩,讓創造熱情越發強烈,知識城的專利申請、授權及PCT國際申請等知識產權指標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以上高速增長。
知識城以“知識”為鑰,開啟更多可能。“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我國在一些領域可以做到全球領先。”廣州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誌宏介紹,該創新中心的“代表作”之一是開辟氮化镓、碳化矽芯片研發新賽道,其將廣泛應用於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等場景。
從前沿研發到創新運用,知識城正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創新極,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知識“引擎”。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百吉生物是為數不多的多條產品管線同步推進的生物醫藥企業。”廣州百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秩靜說。
她表示,新藥研發往往需跨國合作,該企業就彙聚六國頂尖科研人才,正是知識城的開放和支持,讓新藥跨國研發暢通無阻,取得先發優勢。目前,該公司已在知識城建成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
百吉生物的落地生花是知識城高位推動中新合作戰略蝶變的縮影。兩年來,知識城全麵深化中新合作能級,百吉生物、星展銀行—恩士迅金融科技聯合研發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等15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廣州新僑學校成為國際合作辦學典範,以知識塔為引領的二期示範區建設盛大開啟……知識城“新加坡企業來華首選地”品牌持續擦亮。
知識城不僅被《總規》賦予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的國家使命,更疊加了“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等多重戰略機遇。接下來,知識城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近來,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後,黃埔區黨政代表團第一時間赴南沙區考察,廣州高質量發展的“雙子星”再次攜手令人期待。
對此,知識城將牢牢把握知識城《總規》和《南沙方案》疊加利好機遇,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基石,以產業創新合作為紐帶,以服務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構建“硬聯通+軟聯通”區域協同合作模式,攜手南沙共同推動城市功能聯動優化,把廣州城市“東進”與“南拓”兩大牽引力結合起來,探索打造廣州城市發展第三中軸線。
具體來說,以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鏈接廣州科學城、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區、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天河智慧城、南沙慶盛片區、明珠科學園等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必然需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知識城開放大門將越開越大。
■延伸
城鄉融合
山水相望
上周末,“古韻新聲 幸福黃埔”古村落國風露營節開啟一場國風之旅,人們身著漢服走進蓮塘古村,感受嶺南“鄉愁”與生活潮流的交融。
如今,知識城不僅是創新創業者實現夢想之處,也逐漸成為市民、遊客的好去處。“廣州莫奈村”逕下村、古韻十足的蓮塘村、水光灩瀲的鳳凰湖和九龍湖……除了知識創造備受關注,知識城內興起的“網紅打卡點”成為新關注點,科創“新城”的另一麵是“花園城市”。
近年來,知識城堅持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對標新加坡“花園城市”的規劃思路,營造“城在林中、山水相望”的新型城市形態,2020年城市色彩規劃榮獲法國NDA金獎。
便捷的交通讓知識城“人氣”更旺,隻有一條“南北主動脈”九龍大道成為過去,目前知識城全麵鋪開交通路網建設,累計建成62.74公裏道路,在建道路35條、29.9公裏。知識城基本建成“8條軌道交通、5條高速公路、7條城市快速路”對外交通體係。隨著更多交通項目的加快推進,知識城正打造30分鍾通達機場、高鐵站、港口,1小時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的交通圈。
享受民生服務就地就可解決。近年來,知識城不斷彙聚全球頂級教育資源,構建從幼兒園到高中全覆蓋的基礎教育體係,如廣州實驗中學等5所學校已陸續開學,廣州新僑學校入選廣州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華師附中知識城校區預計2023年7月完成首開區建設。此外,對標世界一流醫療水平,中大附屬腫瘤醫院、皇家麗醫院、泰和醫院等3家專科醫院運營開業,知識城南方醫院爭取年底投入運營。
美麗鄉村與繁華都市水乳交融成為知識城的獨特景象。一方麵,是院士下鄉、產業進村,給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新龍鎮麥村村的開益無土栽培精品科技農業產業園內,新型的水培技術代替了傳統的土地種植,通過人工調節空氣的濕度、溫度等,蔬菜每日都在播種、每天都在收割。通過知識賦能,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形態,讓農業強了、鄉村美了、村民富了。
另一方麵,是美麗鄉村成為市民的周末、假日的好去處,讓“詩與遠方”就在身邊,為創新創業者帶去嶺南“鄉愁”。知識城創建逕下、麥村、蓮塘等特色精品村,蓮塘村獲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傳統村落”,逕下、麥村新晉為廣州網紅打卡點。
未來城市是什麼樣的?知識城正是一種答案。
撰文:傅鵬 李鵬程 陳思勤 陳土華 賴曉璿
編輯統籌:張茵
(南方日報 2022.8.25 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