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來到廣州某建設公司檢查。短短1個小時,執法大隊兵分四路,同時完成勞動監察、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文明施工和環保共四項檢查任務。“這樣的檢查,讓企業輕鬆多了。”公司負責人吳和明豎起大拇指,“這在以前,同樣的檢查任務,檢查組必須分四次進行,而我們要做四次迎檢。”執法大隊隊員尚誌偉介紹說,區裏推行“一支隊伍管執法”以來,將各種執法職能合並到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後,檢查執法行動就實現了聯合統一。記者注意到,南沙通過創新基層管理體製機製,全麵深入“網格化”管理,實現“小網格、大服務、精管理、一支隊伍管到底”,“小網絡”就此形成了政務服務的“大管家”。
廣東致力於探索深化法律服務體係建設,亮點頻現,人民群眾在法律服務領域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我們要為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廣東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介紹說,廣東在全國率先出台了《廣東省推進全麵依法治省行動方案》,並出台《法治廣東建設評價指標體係》,組織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法治建設進行考評,廣東省委負責同誌還會對法治廣東建設考評排名靠後和退步較大的地市進行當麵反饋並立項督察。
廣東堅決履行法治政府助推重大國家戰略職責,建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特事特辦機製,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機製,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協會聯席會議,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廣州中心,成立全國首個具備“域外法律查明+國際商事調解”雙重職能的調解中心等,有效助力廣州、深圳在法治建設領域“雙城”聯動。
“根據我國《刑法》,多大年齡開始要負刑事責任?”對於廣東清遠市監獄警察的提問,清新區第五中學同學們紛紛搶答,現場氣氛非常熱烈。不少同學表示,通過普法活動,豐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了法律素養,今後要做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
廣東在全國首創開展“憲法在我心中”萬場法治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覆蓋85%以上中小學校;在全國率先將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規劃列入省級立法和普法規劃,全省共建立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74個;在全國創新組織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全省21個地市和122個縣(市、區)實現評議活動全覆蓋。開展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係列活動,進一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學習宣傳。
廣東在全國率先成立律師行業民法典宣講團,開展線上線下近7000場民法典宣講活動;打造全國首家民法公園,將民法典內容融入公園的景觀節點設計;由潮劇名家演繹經典潮劇唱段,為觀眾呈現了曲藝與法治結合的民法典視聽文化盛宴;用郵輪打造民法典海上宣教平台,讓市民在休閑娛樂中了解民法典……
“在廣州開發區,現在辦理業務審批就像是坐著時代進步的‘小火箭’,秒批!”在政務中心辦證的市民王先生一臉興奮地說。作為廣東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努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廣東東莞,素有“世界工廠”之稱,亦是我國商事製度改革的先行地,其探索打造的“深化商事製度改革實踐”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經典案例”。東莞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以在東莞開辦服裝生產公司為例,8年前需要11個程序102天;8年後的今天,通過在全國率先推行“銀政通”企業開辦一體機,半小時就能注冊一家公司。
“以前辦理這些相關證照,需要跑很多部門,一二十天才能順利完成。”廣東江門市安德通電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惠文說,“現在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在網上按提示填報備案信息就能完成,辦證數量大幅減少,創業成本持續降低,效率更是大大提高。”
廣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步伐堅定而篤實: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推行“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推出“秒批”“不見麵審批”等一係列改革措施,市民及企業人員在手機上動動手指,或在智能設備上刷刷臉,就能辦事。
(本報記者 雷愛俠 吳春燕)
光明日報 2021.3.22 03版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