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為居民提供頭盔免費借用服務。 李建均 攝
“我急著出門沒有戴頭盔!”
“我們這有備用的先借給你,登記一下就行。”
這是近日發生在黃埔區雲埔街道譽品花園小區門口的一幕。小區門口設立便民借盔點,解決群眾急著出門忘戴頭盔的問題,保障群眾的出行安全,是譽品社區居委會主任周璿和同事想出來的新點子。
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提高群眾交通安全意識,黃埔區日前開展“奮戰三百天,全力保暢安”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為群眾普及交通安全知識,讓群眾做到“一盔一帶”,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中,黃埔區雲埔街道在交通整治行動中,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和便民的溫情服務,創新工作方式,激發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優化社會服務的熱情,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摸底溯源
車輛編號掛牌,建立銷售台賬
“大叔,你的車有沒有掛車輛編號?沒有的話在我們這登記一下免費申領。”在轄區內,周璿正和進小區的居民講解小區車輛編號新措施。
周璿解釋說,為了規範管理,社區統一製作號碼牌,對電動車進行編號掛牌,摸清電動車數量。如發現有電動車亂停放、違規充電等,可以通過編號溯源到車主。“我們準備了2000多個號碼牌,現在已經登記了800多輛了。頭兩天是我們主動對電動車進行登記,這幾天很多居民都主動來找我們登記拿牌。”
無獨有偶,春樹裏、愛特城、東薈城等社區也都做了摸底排查,建立社區電動車台賬,完善管理機製。
既要處理末端,也要肅清源頭。生產、銷售環節存在亂象,導致大量超標電動自行車等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機動車流入市場。為此,東薈城社區工作人員深入轄區電動車銷售、維修經營門店進行安全教育,對經營者主體進行普法宣傳,讓經營者意識到不能為了利益罔顧群眾安全。工作人員要求店主出售合規車輛,建立管理台賬,同時對前來購車的顧客進行告知、發放告知書和“一盔一帶”宣傳單。
▶▷便民服務
設立便民借盔點,規劃停車新場地
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後,周璿表示,一開始也有群眾不理解,不聽勸阻,沒戴頭盔就急著要走。氣氛膠著時,誌願者急中生智將頭盔借給群眾,解決了這一難題。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再次發生,居委會準備了若幹頭盔,以備不時之需。萬一群眾急用,可以先登記身份信息,社區為其提供頭盔免費借用。雅築社區、金夢社區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購買一批頭盔,提供給未及時購買頭盔但確有急事需騎車外出的居民暫用。
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才能當好群眾的帶頭人。一借一還之間,既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也折射出社區站在群眾角度為民服務的用心。
為了規範非機動車停放,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譽品社區居委會和物業正在規劃新的停車場地,並配備更多的正規充電樁,滿足電動車的充電需求,避免群眾違規充電造成安全事故。
▶▷群眾自治
違規者變誌願者,倡導群防群治
如何讓交通秩序違規者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新東社區另辟蹊徑,黨員誌願者對違規騎行車主進行教育之後,讓他們穿上綠馬甲,與誌願者一起勸導下一位違規車主。
“在短暫的誌願者體驗中,違規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對誌願者工作有了更多的體諒和理解。”黨員誌願者表示,讓違規騎行車主體驗當一名誌願者,以身說法,對其他違規騎行車主同樣地進行教育勸導,再次加強交通安全意識,既是一種對違規者的處罰,也是對其他居民的警示。
發動群眾的力量,依靠群眾共建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最大程度地發揮群眾對社會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當前,雲埔街道各個社區都在招募誌願者,號召群眾加入到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中。例如愛特城社區引導居民成立交通勸導隊,聯動物業、幼兒園,引導家長給孩子戴頭盔等等。各個社區各顯身手,做到群防群治,共建暢通道路環境,共治社區交通頑疾,共享安全出行成果。
▶▷科技先行
大數據人臉識別,普法到達家門口
“有新的違章上報信息待處理。”信息提示來自“智慧黃埔”APP,這款手機應用是黃埔區社會治理工作隊協助交通整治工作的重要技術工具。這款APP利用大數據和人臉識別技術,在社區治理鏈條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雲埔街道在交通整治工作中,搭建了九個勸導點,網格員對未戴頭盔等違章行為進行實時上報。針對網格員前端采集上報的各類事件,工作隊隊員登錄“智慧黃埔”APP對所有的事件進行篩選,符合規定的,將相關數據打包發送到公安,公安通過數據鏈進行人臉識別,將識別結果給到街道,由街道工作人員上門進行交通勸導和安全普法,做到普法遍及每一位群眾,絕不落下任何一人。 (供稿:梅雅玲)
■相關
月餘查處“泥頭車”違法行為4451宗
灣區時報訊 自開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以來,黃埔區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門和各街鎮多方聯動,全麵加大對建築工地周邊、運輸路線等路段的檢查執法力度,嚴查“泥頭車”闖紅燈、超速、超載、遮擋號牌等重點違法行為。據統計,3月1日以來,黃埔交警現場查處“泥頭車”交通違法行為4451宗,同比上升196%。
在全區6個重點區域和路段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中,市區交警部門聯合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先後查處涉嫌超載、非法改裝、套牌“泥頭車”28輛。3月以來,黃埔區交通執法分局牽頭開展巡查檢查源頭20次,出動執法人員77人次,檢查源頭37家次,查處3家,立案9宗,行政處罰18萬元;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專項執法行動10次,出動聯合執法力量41人次,檢查運輸企業10家次,對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相關法規條例的企業進行立案處罰7宗,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工作。
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結束後,黃埔公安和區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區住建、應急、城管等職能部門及各街鎮,在涉事車輛源頭工地召開現場會,對涉及的施工單位開展進一步調查,對違法違規行為處以停工整頓處罰,落實源頭治理:要求區屬道路運輸企業總質量4.5噸及以上營運車輛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GPS動態監控裝置安裝工作;要求未安裝“度小鏡”的泥頭車輛停運,至符合條件後方可恢複營運。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強化對“泥頭車”和運輸企業的管理,黃埔區多角度、全方位建立健全一係列管理工作機製,實行正負麵清單積分管理,對運輸亂象,將分片分組分時段組成工作組開展聯合督導處置。並定期召開各部門聯席會議,通報存在問題,加強部門協調聯動。
同時,黃埔公安和區預聯辦引入大數據管理,建立“黃埔區泥頭車行業監管大數據平台”,整合涉“泥頭車”駕駛員信息、車況信息、行業業態、企業經營等相關數據,強化“一張網”管理,實現“一屏管全區”。 (供稿:鍾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