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第44個全民義務植樹節來臨之際,黃埔區在創新公園組織開展古樹科普活動。此次活動由區住建局、區綠園中心、區人才兒童成長中心活動聯合舉辦,圍繞“和百年古樹交個朋友吧——保護‘有生命的文物’”主題,以專家講解、親子互動體驗形式開展,帶領孩子們認識古樹名木,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保護古樹、尊重城市曆史的意識。
認識古樹,赴一場“百年之約”
3月12日上午,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們早早來到活動現場,赴一場與古樹的“百年之約”。
創新公園有在冊古樹200株,以荔枝樹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公園北側,樹齡最長的有107年的荔枝樹。在公園建設過程中,建設園林部門采用就地保護、優化生態係統等方式,對園內的曆史樹木進行重點保護、妥善保護。
保護古樹,從認識古樹開始。“古樹,是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珍貴、稀有的樹木,具有曆史、文化、科研價值的樹木和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等。”在一株樹齡106年的荔枝樹下,專家為孩子們科普古樹名木的定義以及保護範圍。專家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了古樹名木的“前世今生”,讓家長和孩子們加強了對古樹的認識,自覺形成保護古樹的行動自覺。
“我經常帶孩子到創新公園遊玩,今天才知道,原來,古樹就在我們身邊,公園裏、森林裏,都有他們的身影。”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今後要經常引導孩子保護樹木、保護生態,為我們的城市自然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曆史文化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保護古樹,厚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古樹,是自然生態的瑰寶,保護古樹對於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讓家長和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古樹保護的重要意義,本次活動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式的科學小實驗環節。
在現場專家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參與製作《水土流失瓶》科學實驗,通過DIY的方式演示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和危害,讓孩子們認識植物對水土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保護樹木、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現場家長和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公園管理人員表示,通過體驗式活動,我們希望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一粒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種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親近古樹,尋找曆史的印記
古樹,被稱為“有生命的文物”,是城市曆史的的見證者、城市發展變遷的守護者。每一棵古樹,背後都有一段獨有的曆史,是珍貴的城市記憶。
“每棵大樹都有不一樣的皮膚,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裂開,產生各種不同顏色、圖案。”在一株107年的古荔枝樹麵前,孩子們跟隨工作人員的講解,認真地觀察樹木的皮膚,尋找歲月在樹木身上留下的痕跡,感受古樹的滄桑之美。通過近距離的觀察、觸摸體驗,家長和孩子們更加直觀地理解古樹具有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景觀價值。
“100多年前,我們麵前的這株古樹,也曾是一株小小的幼苗,正是因為有了世世代代人們的精心養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在今天仍然保持生機盎然、枝葉茂盛”。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在古樹身上,感悟到了強大的生命力量以及自然的神奇魅力,在了解了古樹名木背後的曆史後,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感情油然而生。
活動最後,還舉辦了親子繪畫活動,家長跟孩子們共同描繪古樹的印記,用繪畫的方式在大樹的歲月裏留下孩子們的印記,在孩子們的內心留下對大樹的美好回憶。
(肖生萍、封嶸、朱燦明、黃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