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開管〔2023〕7號
黃埔區各街道、鎮,區府屬各單位;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直屬各單位:
現將《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執行過程中如遇問題,請徑向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反映。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 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2023年6月22日
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為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機遇,深化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圍繞產業發展全鏈條、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係統推進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力打造有溫度、有氣象、有格局的開發區,特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釋放新溫度,優化專業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
(一)便利市場準入準營。推行人才商事服務“極速辦”工作機製,擴大商事登記“跨境通”覆蓋麵。率先開展食品經營許可“一證多址”改革,促進企業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拓展“一類一策”“一品一策”改革範圍,持續破解食品新產品、新業態準營堵點。
(二)優化項目籌建機製。優化項目籌建合夥人工作機製,同步推進招商引進與用地用林、征拆平整、道路配套等要素保障,建立分類支持項目加快投產工作機製,推動項目“快籌快建快投”。優化土地出讓流程,無特殊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的項目,無需在土地掛牌出讓前完成預環評、安評、穩評等事項。
(三)推動項目審批提速。深化訂製式審批服務體係,將服務前延至招商引資、選址階段。深化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評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深化市政相關事項“一件事”集成化審批改革,推進排汙許可製與環境影響評價製度有機銜接改革試點。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全流程信任籌建。
(四)升級稅務集成服務。提供跨區域遷移業務“一件事”便捷服務,開通綠色通道服務重大項目。打造“埔小稅”數字客服,快速響應稅費服務訴求。搭建“埔稅魔方”稅費知識譜係平台,幫助納稅人繳費人便捷了解辦稅流程及稅費知識。
(五)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修訂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優化營商環境觀察員組成,創新“吐槽大會”專題。強化區政企溝通服務中心線下“政企麵對麵”溝通交流功能,提升政府涉企政策製定的科學性、有效性。
(六)持續升級政府產業服務。建設“埔企通”一站式數字化企業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涵蓋招商、籌建、投產運營等階段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完善“企服電波”企業供需對接平台,建立應用場景“機會清單”發布機製,促進市場供需對接。升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創新實行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資料技術核查分級分類管理,建設國家級智能裝備行業中小企業質量管理體係認證提升試點。
(七)強化區屬國企產業服務。聚焦主責主業、分產業鏈開展產業服務,完善投資融資、園區建設等全產業鏈服務功能。新增投資30%以上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國有資本85%以上集中到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探索“戰略直投+基金+基地+產業”投資模式,對設立的投早投小基金實行按完整生命周期予以評定。
(八)優化產業政策服務。完善“1+N政策”體係,清理政策兌現中的沉睡事項。建設惠企政策智能問答平台,提升線上線下政策谘詢服務。建設“政策北鬥”平台,依托數據和算法提供定製化政策匹配服務。擴大政策“免申即享”覆蓋範圍和領域。
(九)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推動印發深化知識產權綜改試驗方案。探索建立國內快速預審與國際專利審查高速路(PPH)銜接機製。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場景下的價值評估模型並形成地方標準。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證券化。推進商業秘密保護創新、專利代理對外開放、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等試點。加強海外風險防控與糾紛應對指導服務,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深化全市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工作。
(十)強化信用體係建設。深入推進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以信用園區為載體,建設一批“信易+”應用場景。建立政府引導,園區、機構、企業三方參與的信用園區合作共建機製,培育和孵化一批高質量信用園區和信用企業。
(十一)夯實新型監管機製。推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度融合。推行重點企業“綜合查一次”製度。深入推行重點行業企業“白名單”管理。深化在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領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非現場監管。爭取開展國家審管聯動試點。
(十二)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實行涉企審批事項“不同意的上報一級”。完善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製。依托法治保障共同體,提升園區公共法律服務。全麵推行小額訴訟程序要素式審判。搭建埔法善治e平台,整合全區司法解紛服務資源推進線上訴源治理。製作企業版法治地圖2.0,為企業矛盾糾紛化解、經濟風險預警等提供決策輔助參考。
(十三)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深入推進省自貿區聯動發展區建設,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片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片區魚珠片率先複製推廣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加快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擴大“大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試點應用範圍,推廣“兩步申報”疊加“提前申報”改革。探索拓展保稅研發物理空間範圍,推進全球中心倉建設。
(十四)加強國際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逐步實現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優秀境外專業人才在中新廣州知識城便利執業。開展建築師負責製試點,促進與國際標準政策接軌。推進港澳工程建設管理模式試點應用落地,推動黃埔、南沙兩區建築工程領域港澳專業企業和專業人士互認。
(十五)強化營商環境改革基層探索。推進聯和街道建設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街鎮,在企業服務、政策宣傳、知識產權保護、行會商會建設、監管執法等領域先行先試。升級廣州國際生物島“十分到位”創新服務,健全企業服務精細到位和快速響應機製。
二、展現新氣象,提升“六鏈融合”的產業生態環境
(十六)係統提升產業鏈能級。優化提升“雙鏈製”,圍繞創新驅動、公共技術平台建設、應用場景開放等重點領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鏈生態體係。重點圍繞主導產業鏈,繪製產業地圖,明確招商引資的目標區域、目標產業、目標企業和目標項目。支持優質存量企業和本土成長企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以商引商。
(十七)激發創新鏈活力。高質量建設“2+3+N”戰略創新平台集群。健全“創客空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大孵化器發展模式,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科技企業培育鏈條,形成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製。鼓勵國企深度參與創新平台的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項目建設。落實新型研發機構經費使用“負麵清單”,鼓勵更多機構開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
(十八)強化人才鏈支撐。聚焦國際人才自由港建設,出台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黃埔人才蓄水池”,開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更好引進、培育和集聚人才。選聘智慧大使,鋪設產才交流中心,打造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製定技能人才集聚專項扶持政策。創新人才評價方式,完善人才舉薦方式。打造國際人才會客廳,用好“一站式”人才服務專區。引進高端醫療機構,為高層次人才等提供高端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
(十九)深化數據鏈賦能。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擴容,加快重點區域連續優質5G網絡覆蓋。推動完善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接入和數據運轉體係建設,打造高能級工業互聯網服務生態。動態製定和實施公共數據開放清單。
(二十)優化資金鏈配置。爭創廣深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在科創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等方麵先行先試。強化“開信融”平台與粵信融等公共平台對接,提升征信集成和產融撮合水平。優化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製,擴大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圍繞產業園區、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開發發行一批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與資產管理中心。
(二十一)加快政策鏈貫通。推動省區共建生物醫藥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合作協議2.0落地,爭取廣州國際生物島開展實驗室自建方法(LDT)區域試點。開展無人駕駛示範運營,打造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範區。完善低空飛行基礎設施網絡、保障體係和運營服務體係,開展智能駕駛低空載人飛行器試飛及組網試點,積極申報全域低空試點。依托中新廣州知識城等平台,爭取一批省、市級行政管理權限。
(二十二)全麵提升招商引資質效。高效運營黃埔產業“雲招商”,打造即時化、零距離的招商服務平台。推動產業載體超市升級擴容,為項目選址落地提供更高效、更豐富的選擇。完善臨港智慧招商數字雲平台,建立招商聯動機製,推動臨港片區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
(二十三)實施專精特新育成行動。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成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促進聯盟,完善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相關標準體係、管理機製。依托專精特新產業園,鼓勵更多“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建設。
三、構建新格局,完善優良可靠的基礎配套環境
(二十四)創新產業用地保障監管體係。創建省國土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示範區。試點單宗土地混合利用和成長型中小企業聯合拿地,推行多宗土地整體打包的產業鏈供地模式,探索在片區尺度下二三產業的綜合開發和混合利用。完善工業用地項目投入產出監管機製。深化提容審批改革,強化提容項目產值稅收監管。
(二十五)加強製造業優質空間保障。建設適配先進製造業需要的高品質產業用房,麵向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分割銷售或長租,規範轉售轉租管控。進一步做優“摩天工坊”,推動“工業上樓”“園區上樓”。鼓勵區屬國企參與盤活低效閑置工業用地,對工業園區實施統一規劃、開發、運營、管理。
(二十六)加強公共服務能源保障。加強現代化綠色低碳強電網投資建設,為重點企業提供雙源雙回路接入條件。開展工業園區轉供電改革。探索臨電租賃共享模式。創建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對臨時用水和外線接入管徑≤DN300且長度≤200米的永久用水項目,探索免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十七)提升優質教育服務。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廣州市教育局共建中外人文交流廣州(黃埔)教育創新區。持續做好招生入學劃片、陽光招生等工作,修訂完善重點企業指標入學政策。鼓勵社會申辦港澳子女學校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二十八)優化安居宜居服務。加大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建設力度,積極探索實施“非改住”。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用地配套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區屬國企閑置物業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模式,鼓勵發展品牌化連鎖化運營的藍領公寓,加大製造業企業產業工人住房保障。多措並舉擴大人才住房供應,優化人才住房空間布局,因地製宜構建租購並舉人才安居保障體係。
(二十九)完善公共出行服務。優化區內公交線網布局,加強接駁軌道交通的運力保障,優化智能網聯無人駕駛公交等便民服務車體係。實施全區智慧停車建設實施方案,探索利用公交總站性質用地附帶開發公共停車樓等交通服務設施,在土地出讓的規劃條件中或者提容審批時明確要求配建或增建一定數量或比例的停車位。
(三十)完善產業附屬配套。加快推進危險物品卸載(倉儲)基地建設。優化東部固廢項目運營模式,推進中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儲工作機製。加快推進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選址建設。推進水係控製線優化調整,開展水係數字孿生建設,加快推進市政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區各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加強組織實施、強化協同配合,結合工作實際加快製定具體改革措施方案,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要健全容錯糾錯機製,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要做好改革宣傳推廣,及時總結改革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爭取在更高層麵複製推廣。區全麵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強化考核評估管理,推動營商環境改革持續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