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在《措施》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被多次提及 置於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措施》聚焦 創新、集聚、生態化、國際化等四大關鍵方麵提出28條具體措施 ,《措施》明確 構築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核心以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和航空樞紐為南、北兩極的“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打造以“國際生物島”為園區品牌的“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 。
△廣州國際生物島
01 最高扶持額度50億元從支持一般創新到支持重大創新
《措施》除總則外,分為加快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產業生態化發展、加快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四個章節,以創新、集聚、生態化和國際化為四個關鍵詞,針對這四大方麵進行全鏈條、全方位、深層次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在對支持創新方麵可謂力度相當大,提出多條創造性、突破性政策措施,從支持一般創新到支持重大創新。
如支持範圍明確針對1類新藥、2類高端新藥,以及三類醫療器械和二類高端醫療器械。
何為重大創新?《措施》提出要支持全球頂尖項目,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師、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具備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應用前景明確廣闊的生物醫藥頂尖項目,在項目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階段,按“一事一議”原則,市、區共同給予人才獎勵、研發和產業化獎勵、投資入股、貼息貸款等全鏈條支持,最高支持額度50億元,支持期限最長5年,並對項目用地、規劃、審評審批,以及企業產品進出口等開設專門服務通道。
此外,對國家重大戰略科技力量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建設,單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可達1億元。
△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的廣州實驗室
在備受關注的創新藥研發方麵
新啟動臨床I、II、Ⅲ期研究的新藥項目,經評審,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資助,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的獎勵資金最高可達1億元。
在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研發方麵
對自主研發取得第三類、第二類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並轉化的,分類別給予一次性獎勵,經評審,單個品種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800萬元、200萬元的獎勵,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的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除了研發外,在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的產業化落地方麵
提出對生物製品、1類中藥、2類高端中藥、1類化學藥品、2類高端化學藥品以及取得第三類、第二類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並實現產業化的項目,經評審,按項目總投資的10%給予補助支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的
粵港澳大灣區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02 構築“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措施》明確,廣州將構築“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積極爭取國家創新資源導入,引導重大創新項目布局,推動國際化的企業總部和創新中心向廣州國際生物島集聚,適時研究拓展物理承載空間,率先將廣州國際生物島打造成為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核心高地。
以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和航空樞紐為南北兩極,分別打造高端醫療健康產業增長極和高端生物醫藥製造增長極,與廣州國際生物島錯位、協同發展。
△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
李劍鋒/攝
打造“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
《措施》提出以“國際生物島”為園區品牌,在全市各區範圍內選取若幹兼具醫療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創新資源等要素聚集、特色明顯的重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統一納入“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範疇,形成國際生物島“一島多園”格局,全麵提升“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全球影響力,先行先試科技創新、準入與監管、市場應用、金融創新、價格、對外合作等關鍵環節的改革舉措,打造新的城市地標產業集聚區。
△廣州國際生物島
為此,《措施》也提出了一係列支撐措施。
如支持在“國際生物島”園區設立創新投資基金,建設創新投資活動中心,組建創新投資基金聯盟。
賦予園區管理公司獨立的開發建設、投融資、運營管理權限。
△廣州國際生物島 賈自豪/攝
03 鼓勵支持政府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創新”
除了真金白銀的獎勵,《措施》通過先行先試,取得了不少政策突破。
如提出分批次開展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LDT)體外診斷試劑試點。對國內尚無同品種產品上市,且有重大臨床需求、技術成熟、風險可控的體外診斷試劑,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聯合LDT領域重點企業可開展試點實施,形成可在全市範圍複製推廣的製度性創新成果。
《措施》鼓勵支持政府引導基金在生物醫藥領域“投早投小投創新”。
如提出建立容錯機製,對被投的早期項目實施“整體動態盈虧平衡”的長周期考核機製,不以單個投資項目論成敗。
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走向國際化,《措施》也著墨頗多。
如提出對完成自主研發並承諾轉化生產的1類創新藥,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日本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局(PMDA)、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等機構藥物臨床試驗許可,經評審,對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資助,每個企業或機構每年資助不超過1億元。
△中新廣州知識城
這一引領性措施釋放了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號與決心從研發到產業化 給予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方位支持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蓄勢“高飛”!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不斷修內功、增內力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先導區。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4000家,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00億元,形成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製造在知識城的產業空間格局。
形成全產業鏈條
過去五年間,黃埔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工業總產值增長2倍,企業主體數增長3倍,新增藥物臨床批件數占全市九成,已形成集研發、中試、生產的完整產業生態鏈條和基因檢測、重組蛋白、細胞治療、幹細胞、組織工程、3D生物打印等六大領域集群。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
首個生物醫藥中試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
李劍鋒/攝
引進高層次人才
黃埔成建製引進鍾南山、施一公、趙宇亮、王曉東、宋爾衛等院士團隊,集聚高端生命科學人才50多名,生物醫藥領域國家、省、市高層次人才超500人,初步形成戰略科學家、優秀臨床醫生、優秀企業家三支勁旅,造就了“到黃埔去”的強大勢能。
出台新扶持政策
黃埔還相繼推出“生物醫藥10條”“高質量發展30條”等係列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生物醫藥優質項目,對重點項目最高扶持5億元。
△廣州科學城 李劍鋒/攝
創新發展乘勢而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正加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