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先行先試區
從率先開展“十百千”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程,到構建完整貫穿科技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鏈,再到啟動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耕耘多年,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碩果累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
數據顯示,今年1—8月,該區專利授權量16918件,位列全市首位,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核心數據全市第一。在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該區斬獲40項獎項,占全市超五成,其中金獎2項,占全省四成。截至目前,該區累計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7家、優勢企業84家,省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221家。
據統計,近三年,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財政資金投入超4億元,資助企業達4638家次,資助知識產權項目29833項,資助金額約2.5億元,有力支撐園區產業創新發展。連續三年,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實力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灣區時報 黃蓉芳 張成 文/焦嬋娟 羅曉娜
廣州開發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高標準規劃建設總投資超90億元的知識產權服務園區。鄧誌伸 攝
2021年4月26日,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成果轉化聯盟揭牌。受訪單位供圖
2021年11月10日,全國首支純商標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正式發行。受訪單位供圖
2020年6月,生物醫藥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項目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宣介會。受訪單位供圖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全國首批成立的三家知識產權法院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知識產權審判專門法院;知識產權案件量居全國三家知識產權法院之首。 資料圖片
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受訪單位供圖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發明專利審查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 鍾飛興 攝
政策加持
打造“全鏈式”知識產權支撐體係
“沒想到18天內,公司的柔性人工智能視覺全自動口罩機相關的5件專利就獲得授權。”廣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普理司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初,普理司公司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研發推出了一款用人工智能技術生產口罩的機器,並計劃迅速投入市場應用,當時對專利申請提出了迫切需求。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後,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第一時間聯合相關單位上門服務,並通過協調開通專利預審“綠色通道”等舉措,大大縮短專利授權周期,使普理司公司的創新成果及時地應用於抗疫產品生產之中。
普理司公司知識產權快速獲得保護並投入市場應用,是廣州開發區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6年7月,廣州開發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個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田”,掀起以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為主線的“全鏈式”知識產權革新浪潮。
2017年5月,廣州開發區開全國之先河,頒布實施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的專項政策——《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辦法》,即“知識產權10條”。
該政策首創知識產權運用全鏈條扶持模式,對知識產權交易轉化、金融應用、信息分析等進行全方位扶持。三年後,“知識產權10條”2.0版本出台,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支持力度,厚植製度優勢,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此外,該區還製定出台了《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知識產權專項資金扶持和管理辦法》《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推進粵港澳知識產權互認互通辦法》等知識產權政策,構建起覆蓋範圍最廣、生態係統最優、資助力度最大的知識產權扶持政策體係。
“廣州開發區的知識產權政策與經濟、科技等相關政策緊密銜接,同時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引導知識產權工作向‘質’的方向提升。”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局長鍾梓堅表示。
全而優的知識產權政策體係為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2022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廣州開發區等22個園區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示範時限自2022年8月至2025年7月。廣州開發區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產學研結合
打通知識產權協同運用“動脈”
產學研結合作為知識產權運用的重要模式,近年來得到國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視。為充分發揮企業在產學研結合中的樞紐作用,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實現知識產權價值,廣州開發區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在知識產權協同轉化應用方麵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如以推動產學研知識產權深度合作為目標,“知識產權10條”鼓勵企業向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購買技術成果,對涉及核心技術發明專利且在區內實現轉化的項目,按照技術交易額的20%給予補貼,單個合同補貼金額最高20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累計最高1000萬元。
“我們希望以此引起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重視,推動科學家與企業家攜手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車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鍾梓堅表示。
該區企業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稱“京信通信”)既是產學研的積極參與者,也是受益者。今年8月,京信通信憑借“高異頻隔離寬帶雙頻基站天線陣列”專利獲得第23屆中國專利獎銀獎。此獎項是京信通信與華南理工大學進行產學深度合作的成果;雙方還共同建立無線通信聯合實驗室,就上述共有專利相關技術展開更深度地合作開發與產業轉化,促進該關鍵專利技術的廣泛應用。
“我們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在積極創造知識產權的同時,注重對知識產權的運用,為企業贏得技術優勢。”京信通信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學鋒表示,通過對關鍵技術的聯合開發,京信通信掌握了核心專利技術,並將其產品化和產業化,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不得不說的是,產學研合作在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困難挑戰。據悉,在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過程中,出現了如知識產權權屬關係複雜、複合型人才缺乏,以及與政府、企業、科技中介、金融機構等溝通不暢等共性問題。
如何解決此類問題?廣州開發區通過疊加區位特色、政策紅利和產業承載優勢,推動以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稱“廣納院”)為代表的諸多大院大所在此開展院地合作,以期進一步厚植科技創新“沃土”,跑出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加速度”。
2021年4月,廣州開發區聯合廣納院等區內13家科研機構,發起成立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成果轉化聯盟(以下稱“聯盟”),打造了一個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的“朋友圈”——“政產研金服用”多方協同聯動的交流平台,旨在共享各成員單位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工作的經驗,疏通成果轉化障礙,助推科研院所尤其是新型研發機構快速發展。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至35家,其中包括13家科研院所、7家重點企業、1家知識經濟發展集成服務商、14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平台。
以此為基礎,今年6月,為更好支撐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工作,廣州開發區還引進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奧凱知識產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技術團隊,為區內中小微企業提供科技創新信息和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
平台支撐
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以促進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為目標,廣州開發區從搭建知識產權交易轉化平台、創新知識產權金融供給等方麵著手,暢通知識產權流轉渠道,加速知識產權“變現”。
2014年12月,廣州開發區成立國家、省、市、區聯合共建的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以下稱“廣知中心”),為技術及知識產權交易提供全鏈條服務。
自成立以來,廣知中心積極拓展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業務,創設了知識產權掛牌交易、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鑒證、產學研合作經紀服務等九大產品,業務覆蓋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以及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國有、民營科技企業。
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廣知中心累計完成交易115609宗,交易金額約218.1億元。該中心運用區塊鏈技術布局知識產權國際交易網絡,在線掛牌專利超2.8萬件,累計促成知識產權交易68.76億元。
除推動打造綜合性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樞紐平台,廣州開發區還支持建設了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前沿新材料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知識產權的交易轉化、質押融資、收購托管、分析評議等提供了平台支撐。
隨著打通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最後一公裏”的載體平台不斷豐富,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產業、科技融合發展的金融手段也日益多樣化。近年來,廣州開發區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金融體係建設,成功打造出“投資基金—質押融資—證券化—上市輔導—海外保險”五位一體貫穿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模式,近三年幫助近400家科技企業融資超過100億元。
引來金融活水,實現企業發展“撐杆跳”。在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運營發展基金助推下,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已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主板成功上市,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該基金於2018年設立,首期規模6500萬元,其中廣州開發區財政出資2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4500萬元,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抓手,重點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優勢企業。目前一期基金已完成6個項目投資,總投資額達5608.67萬元。
集聚資源
打通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最後一公裏”
知識產權服務對提升知識產權創造水平、增強實體經濟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為激發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新動能,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廣州開發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高標準規劃建設總投資超90億元、占地420畝的知識產權服務園區。
2022年4月,廣東省唯一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在該園區揭牌成立,包括新加坡盛凱知識產權公司、馬來西亞聯蔚賓大斯專利事務所等在內的首批10家國際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集中進駐。
在打通創新主體尋找知識產權多元化專業服務“最後一公裏”方麵,廣州開發區更進一步。
據了解,2021年4月,廣州開發區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成為全省首個專利代理領域對外開放試點。自試點批複以來,該區大力推進各項試點改革任務,積極引導國際知識產權要素集聚。近期,法國諾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代表處正式落戶廣州開發區,成為全國首家正式完成設立登記的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常駐代表機構。
隨著知識產權服務生態環境日趨完善,廣州開發區的知識產權服務集聚效應愈發凸顯。目前,該區吸引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300家,其中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近20家,境外知識產權服務分支機構9家,形成涵蓋知識產權代理、信息谘詢、法律服務與培訓等方麵的全鏈條服務體係,成為國內知識產權服務高端資源最為豐富、種類最為齊全的區域。
此外,廣州開發區積極建設一批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台,為區內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檢索與分析、數據統計等服務。目前,該區擁有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2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3家。
創新模式
編織知識產權強力“保護網”
保護是知識產權全鏈條工作的核心。在國家日趨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指引下,廣州開發區采取了一係列具體行動,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格局正在形成。
據介紹,該區大力引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下稱“審協廣東中心”)、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廣州知識產權仲裁院等一批國家、省、市知識產權保護機構,設立廣東省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省知產調解委”)、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廣東省海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會等組織,形成涵蓋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體係。
2018年4月,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聯合審協廣東中心、省知產調解委、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黃埔區人民法院、黃埔區司法局、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對接合作協議》,該協議首創知識產權司法案件訴前、訴中全過程調解對接新機製,實現7個部門有機聯動,進一步暢通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解決路徑。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廣州開發區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速,但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也隨之凸顯。如何維護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提升知識產權風險防範能力,成為廣州開發區麵臨的一道必答題。
“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出海,就如同小舢板一樣單薄。尤其是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導致競爭加劇,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成為海外對手狙擊中國企業的常用手段。”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光輝表示。
加大企業海外維權政策扶持力度,開展海外維權係列培訓,組建海外維權專家庫,開發完善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聚焦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廣州開發區搭建起全方位知識產權海外維權體係,助力企業平穩“出海”。
2021年4月,該區簽發國內首單千萬保額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2021年10月,成立全國首個知識產權保險中心;今年6月,創新推出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全鏈條”服務體係。截至目前,已有41家次科技企業投保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總保額達1.26億元。
與此同時,廣州開發區在商業秘密保護方麵也在積極探索。2021年9月,該區著力開展商業秘密保護項目,遴選4家優質法律服務機構為區內30家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逐一排查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風險,補齊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短板,打造商業秘密保護示範企業。今年7月,該區入選全國第一批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成為廣州市唯一入選的地區。
數看廣州開發區知產綜改成就
2022年1—8月,專利授權量16918件,位列全市首位,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核心數據全市第一。
在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斬獲40項獎項,占全市超五成,其中金獎2項,占全省四成。
截至目前,累計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7家、優勢企業84家,省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221家。
吸引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300家,其中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近20家,境外知識產權服務分支機構9家。
截至2022年8月,廣知中心累計完成交易115609宗,交易金額約218.1億元。在線掛牌專利超2.8萬件,累計促成知識產權交易68.76億元。
近三年,財政資金投入超4億元,資助企業達4638家次,資助知識產權項目29833項,資助金額約2.5億元,有力支撐園區產業創新發展。
在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運營發展基金助推下,潔特生物、鹿山新材2家企業成功上市。目前該基金已完成6個項目投資,總投資額達5608.67萬元。
近三年,通過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模式,幫助近400家科技企業融資超過100億元。
“知識產權10條”對涉及核心技術發明專利且在區內實現轉化的項目,按照技術交易額的20%給予補貼,單個合同補貼金額最高20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累計最高1000萬元。
2021年4月,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成為全省首個專利代理領域對外開放試點。
2022年7月,入選全國第一批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成為廣州市唯一入選的地區。
2022年8月,獲批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