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隨著最後一期底層基礎資產回款成功收齊,廣州開發區發行的全國首支純專利資產證券化產品“興業圓融—廣州開發區專利許可資產支持計劃”順利收官。全國首單純專利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的成功運作,充分驗證了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可行性,為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探索提供了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黃埔方案”。
先行先試:變科技“專利證”為企業“發展金”
2019年,廣州開發區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機遇,深化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試點。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興業圓融——廣州開發區專利許可資產支持計劃”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
該產品由廣州凱得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選取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等11家廣州開發區內的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底層專利客戶主體,產品發行規模3.01億元,票麵利率為4.00%,底層資產包括103件發明專利、37件實用新型專利,債項評級達到AAA級,創下2019年3年以上期限資產支持證券票麵發行利率新低,為資本“脫虛入實”直接進入創新領域,打通了一條高效率、低成本的導流渠。
“廣州開發區聚集了超過4萬家民營及中小企業,大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凱得金服集團總經理、廣州開發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禮黎說,“我們一直在探索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創新,致力最大化實現‘知本’變‘資本’,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不看固定資產隻看知識產權資產,這與我們創新發展的理念十分吻合。”華銀健康集團總經理黃春波說,公司作為該項目的參與企業之一,通過許可“遠程病理診斷切片數字圖像處理及傳輸技術”等4件發明專利,獲得2300萬元融資,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困境。
“‘興業圓融—廣州開發區專利許可資產支持計劃’發行後,我們切實加大服務企業的工作力度,積極落實服務企業專員製度,以專業團隊、特色產品為企業打造專屬服務方案,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黃禮黎說,項目存續期間,11家底層客戶均能按期還款,未出現逾期欠息情況。
持續探索:樹立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典範
廣州開發區的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該區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金融體係建設,打造出貫穿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基金—質押融資—證券化—上市輔導—海外保險”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鏈,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繼發行全國首支純專利資產證券化產品後,2020年8月,廣州開發區再次發行兩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突顯專利權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實現了知識產權證券化1.0到2.0的跨越。2021年10月,廣州開發區推出3.0版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底層資產包括12家企業的58個商標,總發行規模2.89億元,為全國首支純商標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至此,廣州開發區已累計發行4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共為47家企業融資10.25億元。
發行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等創新金融產品,是廣州開發區踐行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要行動,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據了解,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連續2次被列為全省推廣借鑒的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經驗做法。
深交所債券部總監闕紫康表示,知識產權證券化打通了知識產權創造過程中的“融資、交易、運營”業務鏈條,促進了現代金融與科技、人才高效融合。截至2022年7月,深交所已經累計掛牌發行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56隻,累計發行金額達到137億元。“廣州開發區先行先試發行全國首單純專利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服務了區域內科技型中小企業,彰顯了科技型企業的創新價值,也為交易所在全國範圍內推進科技成果證券化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
(範敏玲、羅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