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後的金坑河配套建設了碧道,帶來了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李劍鋒攝
新龍鎮麥村村石牙頂天池成為廣州東部生態旅遊網紅打卡點。受訪者供圖。
新龍鎮大坦村大力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貔貅舞,擦亮知識城的曆史文化底蘊。李劍鋒攝
立夏將至,在日漸炎熱的廣州,不少人會選擇投身大自然“偷得半日閑”,黃埔區新龍鎮的油麻山森林公園便是不錯的去處。沿盤山而上的步道,站在高峰向下俯瞰,盡收眼底的是湖光山色與高樓大廈交織掩映的中新廣州知識城。
走進山腳下的黃埔區新龍鎮,品名廚粵菜佳肴、賞傳統貔貅舞,鄉村旅遊不亦樂乎。放眼知識城“兩街一鎮”,龍湖街逕下村納米研學基地迎來一批批學子,生態“巴斯馬蒂米”熟了一茬又一茬;九佛街蓮塘村百年古村煥發新活力,“九佛九人談”熱鬧開講,專家學者和村民群策群力、建言獻策……作為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中心鎮,新龍鎮充分發揮小城鎮連結城鄉作用,依托全區產業基礎優勢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的輻射帶動,與龍湖街、九佛街共同繪就知識城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如今,知識城已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創新載體、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台,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挺進。依托轄內原有的自然生態優勢和農業資源,知識城城鄉融合高歌猛進,全麵推動鄉村振興現代化、宜居化、品牌化,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的美好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生態:
田園城市此處風景獨好
美,可以說是生活在知識城的村民感受到的最直觀改變。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積極開展農村“廁所革命”、萬裏碧道建設及河湖管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通過生態改造,綠水青山連點成線,一方麵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環境,另一方麵也提振了鄉村旅遊業。
“過去最擔心大暴雨,現在村裏把道路修好了,誰家都不用擔心被水淹了”,談起村子的改變,村民溫燕怡十分欣慰。她所居住的均和村靠近金坑河,在河道未整治前,一旦下大雨,整條村以及下遊轄內村莊都會水浸。而今,該區拓寬金坑河道後,類似的煩惱再也沒有了,且依河建成兩岸綠道,美化綠化提升一河兩岸環境。天氣好時,溫燕怡會招呼三五好友到綠道上騎行,一路山清水秀,盡是藏不住的歡聲笑語。
在去年底廣東“十大最美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的評選中,橫跨新龍鎮的廣汕公路黃埔段憑借如畫般的生態綠化和騎行綠道,榜上有名。
新龍鎮麥村村石牙頂天池讓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這個原有的采石場,一大一小兩個天坑周圍留下了類似梯田的痕跡。隨著周邊連接線工程相繼建成使用,麥村村與金坑河、油麻山成為廣州東部生態旅遊熱點路線。以油麻山為例,總長度超過2300米的登山步道、長約1280米的環湖步道,加上沿途完善的登山設施,讓過去鮮有人問津的大山變成了遊人如織的網紅打卡點。據不完全統計,高峰期油麻山森林公園的單日客流量曾達近2萬人次。
各式各樣的鄉村旅遊正在知識城蓬勃興起。龍湖街逕下村打造稻田花海、瓜果種植基地、林趣園和水上運動體驗中心等生態體驗景點;平崗河、納米農業公園與九佛街蓮塘古村等串點成線,開發知識城首條水陸聯遊路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裏得到最好注解。
產業:
特色產業鼓起村民“錢袋子”
作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的核心力量,“一核兩心多園”發展藍圖在知識城全麵鋪開,形成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灣區半導體產業園等8大組團式空間布局,一批教育、醫療、生活等綜合配套服務標誌性項目也紛紛落地。
將近12年的開發建設,如何更好的促進城鄉融合?如何更好的以工業反哺農業?如何讓鄉村振興工作服務工作大局?知識城給出的答案,就在“產業興農”裏。
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的形成,新龍鎮加快45個重大項目的建設,涵蓋產業建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麵。
以開益無土栽培精品科技農業產業園為例,這個產業園總投資超過3000萬元,全部采用無公害無土立體栽培,依靠設施農業擺脫了天氣的影響,全年無休。番茄、青瓜、辣椒等多種農作物,既供遊客采摘,也對外銷售,創收十分可觀。
在逕下村,村農田被集約化管理,實施規模化、機械化作業;逕下納米產業園建設快速推進,將打造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和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建設現代農業裝備研發中心,引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係統。在蓮塘村等特色古村落,惠農中心、火車餐廳、酒店民宿、咖啡館、圖書館等以農業為內核的特色服務業產業為鄉村旅遊注入新活力。
科學城集團、知識城集團、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等區屬國企紛紛下鄉,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帶動多條村圍繞區域特色發展優勢農產品,構建覆蓋配送、物流、儲藏、加工和觀光休閑的完整農業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有力推動黃埔區鄉村振興出新出彩。
居民“菜籃子”穩住了,“黃埔菜”品牌打響了,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以逕下村為例,村集體收入從原來的 26 萬元增加至 280 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從原來的 18000 元增長至 28000 元。常住人口1200人的村子,現在有1/4的人都留在村裏工作,“逕下村再也不是過去的‘空心村’了。”知識城集團黨委副書記彭月梅說。
人才:
“鄉雁”歸巢故土紮根創富
在麥村村民吳伯湖看來,麥村越來越有人氣了。
鄉村旅遊的商機吸引了不少過去在外務工的村民回到村裏。據吳伯湖介紹,現在村裏已經有農莊近20個,年產值近800萬元;士多店25個,年營業額700多萬元。“美麗的麥村、幸福的麥村、平安的麥村、祥和的麥村”,吳伯湖有感而發。
除了歸巢“鄉雁”,大批湧現的鄉村振興人才也為新農村建設帶來新動能。通過宣傳引導、政策扶持、拓寬人才招錄渠道等舉措,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在知識城的熱土上曆練成為新型農民隊伍,僅逕下村就組建了一支48人的高水平鄉村振興團隊。
廣東“粵菜師傅”吳銳鋒是麥村最早的粵菜師傅,此前曾在國內多家知名酒樓掌勺。在新龍鎮,經吳銳鋒親自帶受或間接帶出的學徒就有80多人。“我們麥村村變化真的很大,現在回村工作不比在外差。”吳銳鋒肯定地說。
麥村村粵菜傳統由來已久。上世紀80年代以來,麥村村湧現了100多位大廚,其中包括一批“粵菜師傅”,不少廚師在全國各地星級酒店擔任過總廚。麥村村美食聲名遠揚,周邊村子的村民擺酒席都專點麥村廚師過去掌勺。2021年,麥村村獲評“廣州粵菜師傅名村”。
時至今日,麥村村粵菜傳承仍遵循師徒製,一代代把手藝傳承下去。學有所成的村民回村開辦各類農家樂,客家鹹鵝、客家肉丸、鵝湯糍、客家扣肉、柴火雞飯等都是拿手菜色。“麥村師傅的廚藝真的很棒,經常聽到食客對我們餐廳的菜品點讚好評。”麥村村田園火車餐廳服務員阿芳自豪地說。
文化:
傳承活化古村煥發新活力
擦亮知識城的曆史文化底蘊,是知識城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在新龍鎮,已建成鄉村振興服務站5個、文化站1個、文化室11個。通過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弘揚當地傳統文化,尤其做好對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
吳煥東是新龍鎮大坦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貔貅舞的第六代傳人。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大坦村貔貅舞隊正式成員已有40人,並且多數是青少年。令吳煥東頗為自豪的是,舞隊經常在省、市、區各級文化活動中登台亮相,是黃埔傳統文化的閃亮名片。
“組建這支舞隊,傳承非遺文化,鎮、村裏給了我很大支持。”吳煥東表示,得到各級支持鼓勵,舞隊的日常運作係統化不少,建立了細致嚴格的訓練製度。每逢周末晚上,鑼鼓聲響起,舞隊成員便自覺到村中祠堂集中訓練。
吳煥東認為,貔貅舞傳承的不僅是曆史文化,更要繼承先輩們在學藝過程中吃苦耐勞的精神。
紅色文化是知識城鄉村文化振興的另一個著力點。作為革命老村,逕下村流傳著東江縱隊無數的英雄故事,當地結合東江縱隊革命史跡,打造文化旅遊路線;新龍鎮利用洋田村佛子莊、均和村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紅色資源,串點成線推出2條“家門口·學黨史”紅色行走精品線路,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孫旭東、葉茜、黃於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