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廣州供電局聯合組建的全國首個電力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
日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聯合出台《電力營商環境改革十項措施》(下稱“供電10條”),通過對標國際前沿水平、提高辦電效率、推進審批改革等10項紮實有力的創新舉措全麵深化供電製度改革,實現“電報裝零證辦、平均7天就通電、審批不出區和接電零投資”用電新體驗,全麵提高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電力接入效率,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黃埔區電力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是全國首個以服務企業電力為中心的“政府—電網”協同機構,將通過政企合署辦公,進一步建立和發揮政企聯動優勢,深化政企信息數據共享,保障“供電10條”落地見效,樹立獲得電力示範新標杆。
“我們將集結各部門專業力量,細化工作指引,完善係統功能,承接措施落地,發揮改革實效,推動籌建項目和電網建設有效銜接,在黃埔區實現‘用電領著項目跑’。”廣州供電局副總經理蘇誌鵬表示。
打造高可靠度電網
投資66億元擬建變電站37座
完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廣州的“工業一哥”,實體經濟發達,供電負荷密度大。據了解,今年1-10月全區新登記市場主體54317戶,同比增長35.71%,其中新登記企業48522戶,同比增長51.49%。打造高可靠度的電網將為區內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按照建設計劃,廣州供電局將於“十四五”期間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投資66億元建成37座變電站,計劃投資額居全市首位。至2025年,科學城核心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年平均停電時間將小於2分鍾,區域獲得電力指標排名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全麵滿足黃埔區“十四五”期間負荷增長需求,服務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在此背景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廣州供電局依托雙方深厚合作基礎,進一步推動雙方在供電服務和保障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聯合出台“供電10條”製度改革,攜手組建電力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優化供電協作機製,推行審批製度改革,打造獲得電力改革示範區。
按照電力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政企聯動工作機製,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職能部門破解供電設施用地、施工受阻等前期“卡脖子”問題,加快輸配電項目投產。廣州供電局持續加大電網投資,與我區聯動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做好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穩步提升供電可靠性。
同時,政企雙方將聚焦企業需求拓展延伸性服務,搭建智慧用電和節能改造平台,推廣臨電租賃模式,研究支持臨電租賃、受電設備財產綜合保險補貼機製,並提供用電全流程服務和技術指導,舉行獲得電力相關知識培訓,及時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進一步提高區域電力服務水平。
深化供電改革
企業辦電時限壓縮至原來四成至七成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我區發揮在營商環境建設上的既有優勢,大力推動製度改革的試點和創新。在供電保障領域,“供電10條”對標國際前沿水平,在優化辦電流程、提高辦電效率、創新審批製度等方麵率先製定了一係列改革政策。
在籌建項目供電服務方麵,黃埔區將貫通政企數據係統,使政府部門、供電部門能夠提前對接建設項目業主獲取用電需求,做好電網規劃建設準備,並推行用電報裝“零證辦”、“線上辦”、“信任辦”和“提前辦”促進供電配套設施與項目開發進度有效銜接,將原有的“用電跟著項目跑”變為“用電領著項目跑”
企業辦電效率提升也是“供電10條”改革的一大“亮點”,多項辦電時限得到有效壓縮。其中低壓電(220/380伏)平均接電時間由原來的10天縮減至不超過7天,高壓電(10/20千伏)平均接電時間由原來的45天縮減至不超過35天。對於不涉及敷設新建通道的10/20千伏電力外線工程項目免予行政審批,需要新建通道的10/20千伏電力外線工程實行備案管理。對敷設於城市主幹道、品質化提升道路等重要區域或重要基礎設施的項目實施並聯審批時限由原來的5天進一步壓縮為2天,並可采用告知承諾方式允許前置手續容缺入案。
效率的提升得益於我區實施的審批改革,我區積極爭取省、市更大範圍政策支持,將核準及用地報批等權限事項下放或委托我區實施。聯席辦公室則加強內部協同,做到業務融合,刪繁就簡,力求環節最少、效率最高,逐步實現供電審批“不出區”。
為了降低用戶辦電支出,“供電10條”提出,低壓電計量表計、表箱及電源側供電線路由供電企業投資,對符合有關規定的高壓電外線接入工程由供電企業投資到用戶規劃紅線範圍內,用戶接電“零投資”,極大減少企業辦電支出。在提高電費透明度方麵,供電企業在供電服務全渠道至少提前1個月公示電價調整信息,做好電價政策信息的宣傳和告知工作。(供稿:謝子建 肖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