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攝影:李劍鋒
7月28日,由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黃埔傳統建築壁畫精選展”開幕式暨《廣州傳統建築壁畫》首發儀式在黃埔區玉岩書院舉行。
據悉,此次展覽以黃埔區12處傳統建築現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壁畫為主要展示內容,包括山水花鳥、人物故事、書法等多種題材;以圖片展為主,在玉岩書院的餘慶樓、觀音殿、天尊堂等處做固定圖片展覽。展覽將持續到今年10月28日。展出地位於黃埔區蘿崗香雪公園內的玉岩書院,其又名蘿峰寺,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書院現存建築群多為清代建築,2008年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黃埔區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曆史文化遺存。除了大家知道的黃埔軍校,我們區內還有40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分布在各個古村落。” 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陳文聰表示,黃埔區非常重視曆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過去這幾年保護修複一批曆史古建築,支持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出版編著了十幾部有關曆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書籍,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反響。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壁畫展,讓文物活起來,讓曆史說話,在全社會引起對曆史文化傳承的重視,作為走向未來的底氣和支撐。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易西兵介紹,嶺南傳統建築藝術有“三雕兩塑一畫”之稱,其中一畫就是指壁畫。這些壁畫大多與建築同時形成,也有部分形成於建築竣工後的不同年代。壁畫的內容又以傳統民間故事、傳說、山水和花鳥為主,有的還配以古詩詞書法作品,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壁畫作者多為本土畫匠,來自珠三角地區的南海、番禺和順德一帶,如楊瑞石、黎蒲生、陳蒲石等。這些壁畫的內容,是當時社會道德信仰、審美情趣和價值追求的直接反映,有著重要的曆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易西兵表示,在廣州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15年9月正式啟動廣州傳統建築壁畫調查及數據采集項目,在全市範圍共調查傳統建築437座,登記拍攝各類壁畫4598幅。《廣州傳統建築壁畫》一書是該項目的成果體現。全書收錄了全市247處傳統建築保存最好的2996幅壁畫,並進行解讀;其中包括黃埔區27處傳統建築,237幅壁畫。他表示,保護好利用好廣州傳統建築計劃,可以傳承中華藝術傳統文化,營造和諧社會氛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廣州市文物局文物管理處處長鄭小爐表示,這次壁畫展開啟了市區合作開展嶺南文化研究和展示的新途徑,將有力推動廣州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站在新的百年起點上,廣州提出全麵打造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共同承擔起曆史文物保護和嶺南文化傳承的責任,推動實現廣州城市文化實力綜合提升。” (周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