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胥古運河得名於
古代黃埔的一個地名
因地理位置優越
扶胥曾是廣州的外港和首泊站
今日珠江口
珠江前後航道在扶胥彙合後
形成寬闊的獅子洋港灣區
位於此地的港口就叫扶胥港
東江、西江、北江彙合於珠江
再通過扶胥港出海
如此就構成河運和海運相結合的
廣州水上運輸路線
十八世紀廣州商貿圖
扶胥作為珠江出海口
古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點
也是中外船舶進出廣州的首泊站
唐宋是扶胥港最繁榮的時期
宋代自扶胥港出發的商船
可達“西南諸蕃三十餘國”
扶胥古運河
就是服務於當時的貿易往來
扶胥港作為廣州外港 “舟舶繼路,商使交屬” “夷舶往來,百貨豐盛” 然而大多數往來扶胥港的船隻 都要經過風急浪大的獅子洋 繁榮的貿易和頻繁的出行需求 需要更安全的運輸通道 因此朝廷決定開鑿運河 △清末扶胥古運河 主管開鑿黃埔古運河的人 是時任廣州僉判的 鄔大昕 他親自到東江口至扶胥港一帶 進行考察研究 最後確定了這個全長5公裏的 運河路線規劃: 東起東江口的東洲驛 西接波羅廟前的扶胥港 △明代扶胥港石基碼頭遺址官道北段 修建完成的扶胥古運河,往西經沙湧、鹿步、夏園、南灣、廟頭,到達南海神廟前的扶胥港,再轉入神廟以西的西門坦,經沙浦、雙崗,達文衝的烏湧河,一直到現在的黃埔港一帶水域。因途經鹿步村,所以這條運河又稱鹿步滘。 開辟扶胥運河後 往來船隻不僅能避開風浪 航程也有所縮短 來往貿易更加便利 △扶胥古港位置示意圖 鄔大昕死後歸葬惠州 如今番禺南村鄔氏大宗祠內 還留有清代著名學者陳澧書 “鹿步滘謳忠匾” 記述他開鑿運河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