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上午,新鄉村示範帶暨“九佛五村七片”首開區動工活動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行,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鄧毛穎,黃埔區區長冼銀崧,市住建、規自、農業農村等部門負責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九佛街位於黃埔區北部,地處中新廣州知識城最北端,東接從化區太平鎮、南鄰黃埔區龍湖街、西和北連白雲區鍾落潭鎮,轄區麵積約56.8平方公裏,戶籍人口約3萬人,常住人口約2萬人,下轄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有78個經濟社。轄內有3個傳統村落,其中蓮塘村是中國傳統村落,重崗、燕塘村是廣州傳統村落。結合知識城發展規劃,立足實際,確立“一心兩廊•九星薈萃”的發展規劃,“一心”是楓下副中心,“兩廊”是北部高端產業走廊和南部最美生態連廊。高端產業走廊包括國際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區和灣區半導體產業園,其中山龍村和蟹莊村位於兩大產業園核心地帶,為產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最美生態連廊以蓮塘、重崗、燕塘3個傳統村落為核心,連點成線、串珠成鏈打造“蓮重燕來”新鄉村示範帶。
“九佛五村七片”動工,打造美麗鄉村示範帶
2021年10月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及組織指導下,黃埔區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一個尊重、五個統籌”重要要求,緊緊圍繞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曆史文化保護傳承,以黃埔港、科學城、知識城三大片區戰略發展定位為引領,對全區城市更新項目進行一係列核查、論證、完善和優化,通過控規模、調節奏、提品質,形成滿足區域規劃承載、契合發展階段要求、符合社會各方利益的分類處理方案,推動城市更新從“遍地開花、各自為政、單一經濟平衡”向“合理承載、統籌優化、多元目標統一”不斷轉化。
位於黃埔知識城片區北部的蓮塘-重崗-燕塘-蟹莊-山龍“五村七片”,現狀111.43公頃的舊改圖斑散落在20.14平方公裏的村域中,原來計劃建新區132公頃,分成18個地塊,城市結構混亂、產業空間破碎、公共配套零散等問題突出。我區以爭創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為契機,通過“政府主導、國企參與”,綜合運用土地整備、規模騰挪、圖斑轉移等舊改手段,讓此前“改不成”的曆史問題變成“改得成”且“改得好”的發展機遇,打造城鄉融合統籌的示範窗口。
一、傳承文化,十古遺存煥發新生。推進五村七片統籌改造,盤活傳統村落保護用地,蓮塘、燕塘、重崗三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已經區名城委審議通過,通過科學劃定功能分區,活化蓮塘、重崗、燕塘古村資源,以“保護+治理+開發”將曆史文化保護、鄉村振興、現代運營管理和舊村改造有機融合,實現古村保護、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生態宜居四方共贏、相得益彰。把蓮塘村打造為“十類古遺”集中展示區,通過修繕青蓮戲台,打造“鴻佑家塾—蓮塘家風館”,建設思廉園、觀蓮園等特色口袋公園,完善“鏈咖啡”館、“荷塘月色”茶室、“愛膳蓮塘”餐廳、九佛蓮塘“懂通實”活力館、黃埔圖書館蓮塘分館建設運營,讓曆史可感可知可傳承,讓文化“看得到、摸得著”。
二、產城融合,社會治理係統提升。環九龍湖周邊區域以形狀規整、成片連片為原則將片區內低效閑置的100多公頃三舊圖斑和土規規模騰挪整備至永九快速兩側,騰挪釋放城鄉建設用地534.9公頃,突破村域限製,實現片區整體開發和集約節約用地,為高端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滿足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區、灣區半導體產業園等兩大產業園用地,協同推進永九快速、知識大道、人才大道、創新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造生物醫藥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核心承載區。集中建設複建安置區及融資區,同步配建租賃性房源,滿足周邊灣區半導體產業園、國際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高端人才及產業工人的住房需求,實現產城融合、交通便利、職住平衡,通過融合改造統籌配建2所初中、4所小學、8所幼兒園,有效補齊片區公服配套短板。
三、鄉村振興,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以片區統籌改造為契機,一體推進曆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擴大特色商業配套、高端文旅項目供給,加快推進蓮間·塘裏、永莊現代農業創新中心、極飛超級農場、蟹莊裏商街等9個鄉村振興項目,串聯打造“蓮重燕來”新鄉村示範帶,科學規劃、整體統籌,把古村、河道、山林、農田、綠地、公園、科技項目、公共服務設施、農文旅及研學項目串珠成鏈,因地製宜升級打造漫步道、驛道、碧道、自行車道、村道、生態停車場等,結合片區統籌改造,落實新鄉村示範帶設施用地、點狀供地和資金保障,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學、 宜養”的五宜新家園。
四、修複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統籌山水田城林一體化發展為主線,全麵盤活白玉蘭森林公園等生態資源,封山育林、整體提升打造蓮塘-白玉蘭森林公園最美風景線,構建山水環繞、田城相擁、生態宜人的城市空間體係。通過“植綠擴綠”“見縫插綠”常態化開展“四小園”活動,充分挖掘曆史文化稟賦,堅持因勢利導、“一村一品”推進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園建設。充分利用石逕水庫、劉家莊河、黃田河等水係條件,推進知識城北部片區水係連通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完善健康美麗的水生態。配合建設知識城生態徒步道,串聯整合街道豐富生態資源,繪就“最美生態連廊”。堅持生態優先、依山就勢、因地製宜的原則,盡量避免挖山、填塘,設置多級地台,最大限度契合原始地形,打造生態產業園區示範樣本,讓人們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