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廉政網
首頁 > 廉潔黃埔 > 最美家風 > 名人家風家教

胡氏家規家訓

信息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4-03-26 瀏覽量:130
字體大小:

  《薌城胡氏宗譜》始修於宋真宗鹹平年間,薌城胡氏“家規十條”當時就已列為宗譜重要內容。到2013年,胡氏宗譜已經修訂了15次,“家規十條”始終名列其中,代代相傳至今。

  薌城胡氏家規包括禮讓,士習,官箴,農桑,國課,俗尚,邪教,禁盜,備荒,表率十條。主要是禮儀教化、為官修德、農桑稼穡、繳納田賦、禁盜安分等方麵內容。

   胡氏“家規十條”製定的目的是:“家規十條列諸譜次束心思也正風俗也”,“勉恪遵而力行之以無愧為忠孝之後”。意思是:“家規十條”是維護家族秩序的法則,教育子孫後代的行為規範,後世子孫要遵守家規,恪守道德,修養學識,正心修身,保持節義文章的門風,無愧為忠孝之後。

  圖片

  胡氏“家規十條”條條都體現了胡銓家族忠君愛國、奉公守紀的本色。如第三條“官箴”中,“凡有隸仕籍者,無論一綰半通,尚各一乃心奏乃績。以佐聖明,是之謂忠;以紹祖烈,是之謂孝”。要求族人入仕為官就要忠,承繼祖先就是孝。如第五條“國課”裏,就要求“在吾族現有田畝者,共當仰體上仁,急公早輸,以無愧為淳良。慎毋頑梗拖牽滋追呼之擾。”就是要求族人主動繳納田賦,做奉公守紀的良民。

  為了能讓子孫後代遵家規傳家風,一向注重言傳身教的胡銓,感念“祖宗創門戶之艱難,未有不自子孫不肖破之”,在去世前不久,專門用古律寫下家訓。在家訓裏,胡銓告誡子孫後代要“立身忠孝門,傳家清白規”。

  家之有規,國之有禁。胡氏“家規十條”和胡銓家訓是凝聚胡氏家族先輩智慧的結晶。寫進族譜,世代延續,子孫後代人人均須遵守,如有違反,必受家規懲戒。




黃埔廉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