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一身 不爭一時
為百姓謀福祉,當有不計一身、不爭一時的格局和胸襟。春秋時期,鄭國子產為興國富民推行改革,可剛開始國人不懂他,貴族咒罵他:“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子產毫不退卻,表示隻要對國家有好處,即便身死也要做下去。三年之後,鄭國被治理得“門不夜關,道不拾遺”。人們稱頌子產說:“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子產去世時,鄭國百姓“丁壯號哭,老人兒啼”,說:“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子產為了國計民生,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麵對誤解和阻力,他不爭一時之長短,長期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情,最終取得了成效、贏得了民心。
不計一身、不爭一時是“苟利國家,不避禍福”的擔當。自古以來,為政都不是“收恩避怨”的討巧差事,特別是碰到難事時,更要有真抓實幹、舍身為公的勇氣。蘇軾主政杭州時,為了疏浚西湖,令工匠們挖慧因高麗寺旁赤山以築湖堤,寺僧迷信,“謂赤山乃寺左護龍沙,力諫不可”。蘇軾築堤的決心堅如磐石,他向寺僧許願,雕刻自身石像立於寺,若天降災禍,將舍身護法。如此擔當作為,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留下了蘇堤盛景。
不計一身、不爭一時是“沉得住氣,穩得住神”的定力。俗話說,“心定則謀定,謀定則事成。”有定力,就能氣不虛、心不亂,不為外界所擾;有定力,就能全神貫注、專心致誌。“七一勳章”獲得者、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埋頭苦幹、百折不撓,帶領村民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為改善山區群眾用水條件、實現脫貧致富作出巨大貢獻,被譽為“當代愚公”。“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隻要幹得動,就會一直幹。”如今,年逾八旬,早已退休的黃大發每天仍佩戴著閃亮的黨徽,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
不計一身、不爭一時是“政如農功,日夜思之”的堅韌。農民種地要想有好的收成,必須經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見成效。為政如同農事,必須有精耕細作的耐心和夙興夜寐的勤懇,持之以恒地把惠及民生的實事抓下去。“草鞋書記”楊善洲從雲南保山地委書記崗位上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回到家鄉雲南大亮山植樹造林。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妻子勸他:“那麼大年紀了,樹長成材你怕見不到了。”楊善洲不為所動,辛勤耕耘22載,綠了荒山,白了頭發,澤被了一方百姓。
為民計深遠,是為政之責。擔負好這個責任,為政者既要有不計一身的奉獻精神,又要有不爭一時的長遠眼光。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幹部當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為民謀事放在前,把個人“出彩”放在後,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實功,不做走捷徑、堆盆景的巧功。如此一茬接著一茬幹,定能幹出成效,留下經得起時間沉澱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