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有錯誤 痛改便光明
“我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兩本賬’:一本是組織給予我的榮譽賬,一本是我的缺點錯誤賬。榮譽賬是對我的激勵和鞭策,缺點錯誤賬可以讓自己警鍾長鳴。”近日,89歲的老黨員、原武漢軍區空軍司令部機要處處長劉忠信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真正的共產黨人,敢於麵對錯誤,勇於在改正錯誤中成長。
70年堅持“記過”,隻為更好地糾正錯誤、改造自我。1950年,劉忠信奉命參加改造國民黨軍的起義連隊,一天一名起義的舊軍官酒後與士兵發生爭吵,並辱罵士兵。作為連軍事代表,劉忠信覺得舊軍官是酒後失言,就沒有旗幟鮮明地進行批評,也沒有嚴格執行部隊紀律。上級知道後,對他進行了嚴肅批評。從此,對於缺點錯誤,不論大小,劉忠信一律上賬,目的是從中汲取教訓,讓錯事變好事。後來,問題少了,他又增記了榮譽賬。記失誤,對照改正;記榮譽,激勵向前——賬本換了一本又一本,劉忠信一直堅持記錄兩種賬。劉忠信活到老、糾錯到老、改造到老,一直保持思想長青、道德純潔、黨性閃光。
回望黨的百年征程,不難發現,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具有解剖自我、修正錯誤的優秀品質。1929年陳毅帶著中央的“九月來信”回到紅四軍後,誠懇地向毛澤東進行檢討,在會議上作了自我批評,表示要和大家一起打倒這個“陳毅主義”。王震在新疆工作時,錯誤處理了一位同誌,撤銷處理後,他公開向這位同誌作檢討,並將檢討內容下發,還在廣播裏連續播放20天……這樣的態度和行為,不僅讓他們的“一點黑”變成了完善自我的“肥料”,也變成了大家的“千點紅”。
“一喜有錯誤,痛改便光明”。記錄錯誤是為了追求上進,改正錯誤是為了獲得光明。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人對周恩來說:“總理,你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周恩來笑了笑回答:“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的錯誤。”他停了停接著說:“這可不是盧梭的《懺悔錄》,而是要讓活著的人都能從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周恩來嚴於律己,製定了《我的修養要則》,一輩子不怕麵對錯誤,勇於檢視自我、省視自我、升華自我。這不僅沒有降低他的形象,反而讓他愈加高大、愈加充滿人格魅力、愈加富有黨性光輝。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黨員幹部有缺點和錯誤並不可怕,關鍵在如何麵對。鄧小平說過,要“把錯誤變成肥料”,這是對待錯誤的正確態度和方法。敢於暴露自己的“尾巴”,勇於把錯誤擺出來,實現從“吃一塹”到“長一智”的轉化,錯誤就會成為我們幹事創業、立德修身的營養劑,到最後我們身上的那個“黑點”,就會像劉忠信那樣,變成無數個紅色事跡,也讓我們擁有更加純潔、更加純粹的人生。反之,如果害怕缺點,躲避錯誤,錯誤得不到糾正,“黑點”就會越來越多,很可能會導致這樣那樣的脫軌越界,甚至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黨員幹部應始終保持“檢身若不及”的自覺,堅持刀刃向內、修正錯誤,時時刻刻嚴審視、永不停息去雜質、持續不斷提品質,以此獲得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