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廉政網
首頁 > 廉潔黃埔 > 廉政學堂 > 讀史思廉

董必武詩中的“誌、力、識”

信息來源:學習時報 發布時間:2021-11-18 瀏覽量:-
字體大小:

  董必武1921年作為湖北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13名代表中,隻有他和毛澤東最後走上天安門城樓,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他曾於新中國成立後重訪一大會址,留下“作始也簡,將畢也钜”的著名題詞。董必武一生留下詩作1300餘首,是其七十餘年革命生涯的生動寫照,也是我們黨發展曆程的生動寫照。其中很多名篇佳作,鮮明體現了他“誌、力、識”的黨性修養和人格魅力。

  誌:誌向、誌趣

  董必武的詩充分體現了他投身民族複興事業的淩雲之誌。為了救亡圖存,他曾東渡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但當他意識到馬克思主義才是真理之後,就毅然投入到建黨偉業當中去。1920年,他和陳潭秋、包慧僧一起創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當時人稱“南陳(獨秀)北李(大釗),兩湖毛(澤東)董(必武)”。1964年,他重訪嘉興南湖故地,追思革命先烈,留下“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導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的詩句。1975年,在他已病勢危重、處於彌留之際,仍充滿深情地寫下“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的絕筆。董必武的一生,是探求民族解放道路、追求共產主義真理的一生。

  董必武之所以具有遠大抱負,和他崇高的誌趣息息相關。他17歲就考中秀才,貧寒的董家曾對他寄予“光宗耀祖”的厚望。但是,他“重違庭訓走天涯,不為功名不為家”,毅然冒著生命危險走上革命道路。在此後艱苦的戎馬生涯和繁忙的日理萬機中,他公而忘私、公而忘家。在他的詩筆下,有“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的秀竹,“生機隨地茁,何用費籬樊”的菊花,“冰肌曆寂寞,春動冷生涯”的梅花,“年年抵住台風襲,幹偉花繁子實馨”的椰樹,而這些正是其不計名利、榮辱不驚的自況。他用“貽我含笑花,報以忘憂草”的詩句感謝革命伴侶何連芝對家庭的付出,用“父母皆望兒女智,我希爾學愚公愚”勉勵子女踏實做人,留下了寒素清白的家風。

  力:毅力、學習力

  新中國成立前,董必武曾經曆了清朝末年、袁世凱篡國、北洋軍閥割據、蔣介石篡權等不同時期,可謂閱曆豐富。在革命生涯中,他多次麵臨低穀、曲折和困難的考驗,但始終堅守信仰,體現出非凡的毅力。在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相持階段,他在重慶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在那段“乍暖乍寒更氣候,忽張忽弛度春秋”的艱難歲月裏,他寫下大量詩詞。“今夜鄜州看明月,得無清皎與延同”“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遠念延安諸努力,奮飛不得亦思齊”,這些詩句生動表達了他對延安的無限忠誠和綿綿思念。身雖在千裏之外的重慶,但他的心始終與黨中央在一起。

  董必武對黨的忠誠來自於堅持不懈的學習力。他一生與書籍為伴,即使在長征路上也不輟誦讀。進入老年之後,他的學習更加勤奮。“老去愈知學不足,春來彌覺物增妍”“馬列至言皆妙道,細思越讀越分明”“吾愚學海將蠡測,讀罷三篇又兩篇”“馬列書多六本先,擇尤精讀記疑難”,可以說,持之以恒地深入學習馬列經典是他保持政治定力、始終朝氣蓬勃的源泉。他經常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分享給其他同誌,特別對青少年寄予殷切希望,“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這首詩為廣大青少年乃至很多中老年同誌們所熟讀和喜愛,其後來的流傳之廣是作者所始料未及的。

  識:膽識、見識

  董必武的革命生涯充滿鬥爭,在詩中更是鬥誌昂揚。他在1903年到武漢投考新學時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必武”,深信救國就必須有武裝鬥爭不可。在中共一大後,他回到家鄉黃安點燃革命烈火。在大革命中,他和毛澤東一起抵製黨內右傾錯誤路線,認為農民運動“好得很”,要奪回“槍杆子”。

  在董必武的詩中,悼念、懷念在革命和建設中犧牲、早逝戰友同誌的內容占據很大篇幅。他敬仰“南湖舟泛語從容”的王盡美,“秉性最忠貞”的“平江慘案”塗正坤等烈士,“不屈嚴刑罵寇仇”的趙一曼,“血跡陵園在,勳名日月新”的續範亭,“矯捷沉雄誰得似,票姚差可望神鷹”的陳賡,緬懷他們的鬥爭氣節。他為歐陽海、焦裕祿、王傑、雷鋒、向秀麗這些新時代的人民英雄寫詩,歌頌他們的鬥爭氣概。

  董必武的詩中更有卓爾不群的見識。他勤於自省,一生中寫了大量自壽詩,60歲之後則幾乎每年生日都要賦詩,檢討自己的缺點不足。他擔任過中央黨校校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家代主席等高級職務,但從不居功自傲。對於自己曾主持並作出重大貢獻的紅岩戰鬥生活,他在詩中總結是“到底人民勝,紅岩不枉居”,沒有提到自己半點功績。他對於黨和國家始終抱著深厚的憂患意識,認為隻有“頌承顏赧赧,惕若意乾乾”才能取得新的進步。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發展曆程波瀾壯闊、艱苦卓絕,董必武正是以其詩詞生動展示了他經曆的一段黨史,及其在走過的革命征程中的“誌、力、識”,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附件:

黃埔廉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