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遙)監察文化博物館中的廉事四則
早在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融通黨的優良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2018年9月山西省紀委監委、晉中市紀委監委等單位充分利用平遙古察院獨特、稀缺的文化資源優勢,建成中國(平遙)監察文化博物館,大力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優秀監察文化,以下是館內展示的四則古代監察故事。
平遙古察院
禦史大夫西廳被逐
唐朝的劉仁軌,在任給事中時,因彈劾中書令李義府,被貶為青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後將他召回京城重用,途中在萊州官驛住宿,被安置於西廳。夜深時,出巡禦史也來住宿。驛人說: “西廳更好一些,不過已有一位刺史住在那裏了。”禦史二話不說,便命令劉仁軌挪到東廳。回京城後,劉仁軌升任為禦史大夫。那位禦史正好是他的屬下,為此深感不安。劉仁軌便安慰說: “你怎麼這麼瘦?難道是為以前的事感到不安嗎?”劉仁軌又對眾禦史說: “你們外出巡視,應該審明滯留未申的冤案,多聽多看,多行仁義,不要煩擾州縣而顯示自己手握大權。”他指著行列中的禦史說: “就像你們中的某人,夜裏到了驛館,驛館的東廳和西廳有什麼區別?你非要把我移到東廳,這難道符合忠恕之道嗎?希望你們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後來,唐玄宗申明禦史出巡法令,違者論罪。
父子宰相的家風
唐代的陸家是高門望族,陸元方、陸象先父子先後官至宰相,人稱宰相世家。陸象先的父親陸元方,科舉入仕,做了監察禦史。陸象先本名景初,唐睿宗認為他是 “能紹先構,是謂象賢”,賜名象先。陸象先走的是與父親一樣的道路,應科舉進入仕途,做了幾年地方官後,選調到中央任職,是為左台監察禦史。當時太平公主參與朝廷政事,推薦官員。所以很多官員都巴結依附太平公主,以求上進。陸象先孑然獨立,不依附權貴。好的品德與事跡是有感染力的,陸家父子代際相傳的是正直品質和大度氣量,良好家風代際相傳使陸氏一門幾代英賢。這種良好的家風傳承,也有助於社會上良風美俗的形成。
羊續懸魚
出自《後漢書·羊續傳》。東漢羊續為南陽郡太守時,有位郡丞從羊續隨從口中得知,羊續沒別的愛好,就愛吃魚,就特地讓人打撈了一條名貴的大魚親自送來。羊續十分為難,如果不收,就掃了郡丞的麵子;如果收下,又怕其他官員效仿。於是,他靈機一動,將魚收下後,既沒吃也沒送人,而是將魚“懸於庭”。那位郡丞不久後又送魚來,羊續便指著庭院中的魚說:“你上次送的,我還沒吃完,怎好再收?”郡丞一聽,明白了羊續的用意,慚愧地走了。南陽境內其他官員和富豪看到鮮魚變成幹魚,仍然掛在庭院中,都十分震驚,從此再也沒人敢送禮了。羊續懸魚拒禮,成了古代官員廉潔的榜樣,因此後世有“前庭懸魚”“羊續懸魚”等成語傳世。明朝名臣於謙有感於羊續的廉潔,曾賦詩曰:“喜剩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臥,閑閱床頭幾卷書。”羊續懸魚的故事,也深刻影響和教育著一代又一代南陽人,廉潔自律,清白做人。
孫伏伽巡視,罷免官吏數百人
唐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派出由大理寺卿孫伏伽等22人組成的巡視組,以漢“六條”到各地巡視,刺史、縣令以下多所貶黜,對地方形成了強烈震懾。一時間,各地受害者紛紛赴京都申冤。 太宗令褚遂良類狀以聞,並親自臨決,提拔優秀的官員20人,處死有罪的官員7人,罷免數百人。這次巡視規格非常高,孫伏伽是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而褚遂良則是諫議大夫,禦史台的首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