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0月26日在廣州市黃埔區第二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黃埔區代理區長 冼銀崧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區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區委、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沉著有力應對風險挑戰,解決了很多難題,辦成了很多大事,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黃埔奇跡。
——六年的初心如磐、奮楫爭先,我們推動黃埔高質量發展實現大跨越。政府係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紮實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全麵推進,“十三五”發展任務高標準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高起點啟航,黃埔經濟發展能級大幅躍升,科技創新體係根本性重塑,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邁進全國最前列,成為廣州創新發展主動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六年的同心勠力、開拓進取,我們推動黃埔改革開放邁出鏗鏘步伐。紮實推進行政區功能區深度融合、黨政機構改革、街鎮優化調整,有力實現全區一盤棋、一條心、一個步調。創造性構建“四區四中心”戰略框架,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現曆史性突破,“黃埔Smile”營商環境品牌全麵打響,海內外重大項目、高端人才競相湧入,一大批中小企業在黃埔紮下根來、辦成大事,奏響“到黃埔去”的時代最強音。
——六年的匠心實幹、赤誠為民,我們推動黃埔幸福城市擦亮耀眼底色。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72條新建道路、87所新辦學校、12家新建改擴建醫院全麵鋪開,三大攻堅戰、疫情防控戰取得重大勝利,從南到北、從城市到鄉村,黃埔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群眾生活更殷實、更安康、更舒適,成為“最具幸福感”的現代化灣區新城。
六年崢嶸歲月,六載風雨兼程。當我們麵臨兩區合並的調整磨合時,區委、黨工委以高度的政治擔當,帶領我們“凝心聚力、再創輝煌”,點燃開發區“二次創業”的火熱激情。當我們麵臨各地自貿區、國家級新區政策優勢凸顯時,區委、黨工委以超前的戰略視野,帶領我們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等戰略機遇,主動實施營商環境改革“頭號工程”,實現重大平台省級以上政策支持全覆蓋,用改革關鍵一招引領黃埔再次騰飛。當我們麵對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時,區委、黨工委以強烈的發展意識,帶領我們用“百大項目慶百年”夯實基礎,用“一十百千萬”大會戰掀起高潮,塑造新興產業發展“五穀豐登”,鑄就戰略科技黃埔力量,用強有力的逆周期調節奪取戰疫情、穩經濟的“雙勝利”。區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黃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勵精圖治擔使命、促發展、提能級,實現區域發展格局戰略大躍升。重大平台彰顯高度。中新廣州知識城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國務院批複總體發展規劃,省政府審議通過總規實施方案,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知識城條例,決勝知識城、支持知識城成為全市“一號工程”,“一核兩心多園”全麵鋪開,“三集群兩高地”初具規模,成為知識經濟發展樣板之城。廣州科學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大變化”重要指示,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獲省委深改委印發,核心區規劃全麵提升,成為廣州總部經濟最集聚、創新活力最強勁的區域。黃埔港全麵啟動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黃埔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複,珠江黃埔段沿岸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廣州國際生物島躋身世界級生物科技園區行列,集聚高端研發機構、企業總部超500家,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成為生物醫藥領域“達沃斯論壇”。經濟發展彰顯韌度。全麵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從2016年的5.6%提升到2019年的8.6%,增速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2020年克服疫情影響逆勢增長4.1%,2021年上半年增長16.1%,近三年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全市,經濟發展保持向上向好態勢。綜合實力彰顯首位度。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600億元、進入全國百強區前八,規上工業總產值超8000億元、工業實力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前三,財稅總收入連續4年超千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7000億元,綜合實力進位至全國經開區第二,5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二是精準發力抓創新、聚人才、增活力,形成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新勢能。創新平台集聚成勢。構建“1+1+3+N”科創平台集群,廣州實驗室、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磅落地,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進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四五”規劃,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獲得中央預算支持,慧眼大設施工程上報國家軍民融合“十四五”規劃,成功創建新型顯示等3家國家級創新中心,廣納院、粵港澳空天院等13個中科院項目集聚發展,生物島實驗室高位推進,新黃埔中醫藥聯合創新研究院、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機構投入運營,打響“黃埔實驗室”品牌。高端人才智力密集。引進鍾南山、張伯禮、王曉東、施一公、趙宇亮等院士103名,集聚高層次人才1152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社科院大學等5所高水平大學研究院、研究生院,新增碩博研究生培養規模3400名。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區常住人口增長52.1%,大學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增長近一倍,人才虹吸效應持續增強。創新能力大幅躍升。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6項。集聚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投資機構500餘家,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超2100家,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2家、占全市47%。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5.7%,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廣州高新區全國排名從第12位躍升至第6位,科創實力連續3年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三是堅持不懈強實體、調結構、轉動能,搶占新興產業發展戰略製高點。支柱產業蓬勃發展。引進優質產業項目近1000個,其中五百億級項目6個、百億級項目30個,樂金OLED、南方電網等281個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64家、累計達到1124家,其中千億級企業1家、五百億級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15家,形成汽車、電子、能源三大千億級和生物醫藥、化工、食品飲料、電氣機械四大五百億級產業集群。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樂金、華星光電帶動形成中國投資最大、產值最高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獲頒聯合國“2019年度全球傑出投資促進機構大獎”,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級投資促進大獎。粵芯芯片建成全省唯一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線,全區集聚光掩模、深南電路等近100家上下遊企業,成為全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的核心承載區。百濟神州、諾誠健華等生物醫藥龍頭項目建成投產,建成及在建大分子生物藥物產能亞洲第一。小鵬汽車、現代氫能引領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商貿服務繁榮發展。建設新一代國際數字樞紐,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形成“芯片+軟件+雲生態”安全可控信創產業生態。建設三大總部經濟集聚區、八大商圈,南航貨運、廣發證券等總部入駐,市場主體增長2.4倍;上市企業增長1.1倍,總數達到67家,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四是勇立潮頭搶機遇、創試點、優環境,增創深化改革開放戰略新優勢。持續深化營商改革。創建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出台“金鑲玉”係列政策超50項,政策兌現“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改革經驗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改革年度案例”,營商環境指數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成為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準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域,推出10項全國首創清單,發明專利授權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超20%。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區屬國企資產規模突破3000億元,增長近5倍。全力推進“雙區”建設。深入實施“灣區+”戰略,穗港智造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獲省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與澳門共建穗澳創新園,與橫琴、前海深化合作,國家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廣州工作處落地運營。廣清“一區三園”建設全麵提速。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中新合作一期圓滿完成、二期合作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建設全麵啟動,中歐、中沙、中以、中烏等合作持續深化,開展商事登記“跨境通”服務,推進全球首批中小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化試點,獲評全省服務外包示範園區綜合評價第一,實際利用外資(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連續3年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五是堅定不移塑品質、拓功能、煥新顏,推動平衡協調發展戰略大提升。高標準優化生態環境。紮實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治理“散亂汙”場所10048家,18條黑臭河湧實現“長製久清”,烏湧入選“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創建全國首批綠色產業示範基地,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新建森林公園3個、綠道360公裏、碧道75公裏,建設廣東首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獲批全市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高起點打造便捷交通。開通地鐵6條、有軌電車1條、高速公路2條,創新大道、開放大道聯通南北,黃埔東路快速化暢通東西,廣汕公路成為全省十大最美幹線公路。完成133公裏市政道路智能化改造,建成運營6個智能交通平台,成為全國首個無人駕駛測試運營示範區。高效能推進城市更新。主動擔當全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啟動實施66條舊村改造、67個老舊小區(古村)微改造,累計開工1537萬平方米、竣工639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超1萬套,修繕文化保護單位108個、曆史建築3.5萬平方米,文衝廣州幸福裏、長洲深井古村成為文脈傳承活化典型樣本。攻克“三條圍”整村搬遷難題,破解翟洞等地塊曆史遺留問題,新增產業用地10.2平方公裏,獲批共建國家級城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實驗室,“三舊”改造工作考核連續4年位居全市第一。
六是用心用力惠民生、添福祉、護和諧,贏得幸福黃埔建設戰略新突破。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2%、10.1%,連續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建成廣州新僑學校、廣州實驗中學、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等名校、名醫院,實現南中北三大片區三甲醫院全覆蓋,新增學位超7.5萬個、醫療床位1887張。全麵做好就業工作,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98%以上,推出公租房、人才公寓等8375套。廣州海事博物館建成開放,黃埔馬拉鬆成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街鎮頤康中心全麵建成,養老床位增長超3倍。鄉村振興多點開花。創建省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響“逕下·靜美”“蓮塘·越色”係列鄉村振興品牌,大坦、麥村等村莊成為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結合典型範例,建成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等農業龍頭項目,洋田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新龍鎮獲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點。獲評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示範區,農村集體經濟淨利潤增長超1.3倍。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幫扶縣(市)全部摘帽,幫扶貧困人口全麵脫貧。基層治理縱深推進。構築防、控、治一體化疫情防控體係,2020年2月15日以來本土病例“零新增”,累計轉運、服務入境旅客超4.6萬人,10小時完成百萬級人口區域核酸檢測實戰演練,核酸檢測能力占全省90%。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案件類警情連續5年下降,區公安分局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局”,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零發生”,城市安全韌性顯著提升。連續五次榮獲省級“雙擁模範區”稱號。加強來穗人員服務管理,為隨遷子女提供公辦學位數穩居全市第一。
此外,人民武裝、工商聯、民防、海防、糧食、物價、打私、對台、民族、宗教等工作深入推進,青年、婦女、兒童、殘疾人、僑務、外事、貿促、工會、信訪、檔案、保密、氣象、慈善、地方誌、供銷社等事業取得新進展。
過去六年,我們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成為國務院督查基層聯係點,近3年獲得4項國務院督查激勵,位居全省區縣級第一。自覺接受省委巡視、市委巡察“政治體檢”,穩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政府係統黨風廉政建設取得紮實成效。大力推進法治政府、數字政府建設,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打造“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平台,1408個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辦事不用跑”,榮獲全國數字政府“政務服務”創新獎。政府信息工作連續5年位居全市各區第一。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高質量辦理區人大議案4件、各級人大代表建議887件。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區政協建議案8件、各級政協提案757件。
各位代表!黃埔發展取得的成績十分不易,成之惟艱。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政治引領、緊跟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埔殷殷囑托、寄予厚望,這是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深刻體悟總書記山高水長的關心厚愛,把黨的全麵領導貫徹到政府工作各方麵、全過程,篤定心誌推動黃埔高質量發展,向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優異答卷。必須始終堅持實體立區、改革興區。狠抓實體經濟是黃埔保持發展優勢的根本所在,持續改革創新是鑄就黃埔輝煌的關鍵一招。我們要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做優做精現代服務業,堅定不移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讓廣州開發區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必須始終堅持統籌協調、係統推進。黃埔的發展離不開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動。我們要堅持係統觀念,整體推動“四區四中心”建設,協調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科學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升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把群眾關切的事辦實辦好,深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彙聚推動黃埔發展的蓬勃力量,繪出民生和諧幸福的美麗畫卷。必須始終堅持擔當負責、開拓進取。忠誠幹淨擔當的黃埔鐵軍是全區發展的中流砥柱。我們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敢擔當、能負責,攻堅克難、動真碰硬,奮力續寫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各位代表!過去六年黃埔發展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黨工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的結果,是全區幹部群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路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是:科技創新尚未挑起大梁,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能力仍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還不高,新興產業支撐作用有待提升;營商環境改革進入深水區,高端資源要素配置能力還有差距,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裏”還需進一步打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仍有不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還要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離群眾要求還有差距;政府服務能力、辦事效率仍需持續提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將努力加以改進,切實履行職責,盡心竭力不辜負全區人民的期待。
二、今後五年的主要目標
未來五年,是我國從建黨百年邁向建國百年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是我區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五年,前景無比光明,前行更需奮鬥。從我們所處的發展環境來看,“東升西降”的“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麵實施、全麵深化,我們必將乘著國家發展、民族複興的快車加速前進,在承接“雙區”“雙城”政策輻射中實現新發展、新突破。從我們積蓄的發展勢能來看,行政區功能區深度融合的體製機製活力彰顯,“四區四中心”重大平台支撐有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成勢,重大科創平台蓄勢待發,改革開放、創新驅動“乘數效應”加速顯現,將為黃埔大發展大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我們要抓住未來五年的黃金發展期,奮力接好曆史接力棒,努力跑出發展加速度,搶占先機、贏得主動,推動黃埔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為戰略牽引,發揮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城市更新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萬億製造”“萬億國資”“萬億固投”“萬億商品”計劃,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高地,加快促進黃埔人民共同富裕,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在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中勇當尖兵!
今後五年的主要目標是:認真落實區二屆一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打造全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典範區,全力推進創新驅動獲得新突破、實體經濟得到新提升、改革開放實現新跨越、共同富裕取得新進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治理效能達到新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我們要奮力再樹標杆,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尖兵。保持一馬當先的衝勁幹勁,深入建設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全麵建設省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積極引領“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當好時代尖兵闖將、改革開路先鋒,努力成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主力軍”。
我們要敢於追趕超越,在融入大灣區建設中實現與京津冀、長三角先進地區並駕齊驅。勇於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拚,主動與雄安新區、浦東引領區等先進地區同場競技、相互促進,全麵實施四個“萬億”計劃,勇當技術創新“策源地”、萬億產業“集群地”,全力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以黃埔一域之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光添彩。
我們要矢誌追求卓越,在落實國家戰略、參與全球競爭中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黃埔樣本。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胸懷“兩個大局”,心係“國之大者”,全力以赴推動知識城“一號工程”、科學城“五年大變化”、“中小企業能辦大事”,高水平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起點打造世界級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高標準探索創建“雙碳”先行示範區,努力增強黃埔在全球的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貢獻黃埔力量。
三、今後五年重點工作
未來五年,我們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三新”要求,賡續“闖創幹”精神,闖出黃埔新經驗、創出黃埔新輝煌、幹出黃埔新奇跡。
(一)實施科技創新強核戰略,構築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核心樞紐
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塑造國際一流創新生態,全力打造自立自強示範區。
打造科技創新戰略平台體係。強化“1+1+3+N”科創平台集群樞紐功能,服務保障廣州實驗室建設,深度參與構建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9+N”技術創新體係,建成人類細胞譜係、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現納米、太赫茲等科創綜合體投入運營,彙聚形成立足廣州、輻射灣區、示範全國的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籌建黃埔大學,實現廣州交通大學招生辦學,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名校合作共建,推動新加坡國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在區創新發展,不斷激發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力。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引進和培養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不斷壯大青年科技人才和工程師隊伍,建成知識城海歸小鎮,打造大灣區國際尖端人才高地。
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係。積極探索完全市場化的科技領域“小崗村式”改革舉措,實行“揭榜掛帥”“以賽代評”“以投代評”等製度,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製,形成鼓勵突破、允許試錯的科技創新製度保障。探索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製的“黃埔路徑”,支持頭部企業和戰略科研平台組建創新聯合體,推進新型顯示、先進高分子材料等國家級創新中心高質量發展,推動SOI材料、第三代半導體等集成電路技術創新,加強智能裝備、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技術攻關,加快攻克一批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聚焦顛覆性前沿科技,支持子彌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建立自由探索與目標導向相結合的科研體係。加大科技研發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6%。
暢通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體係。加強“政產學研金”協同合作,打造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最強區。構建成果登記、技術鑒定、科技獎勵、科技保密、成果推廣智慧化服務保障體係,支持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做大做強,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建設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國家級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完善“創業-高企-瞪羚-獨角獸-百億級高企”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係,著力培育具有高成長性的未來型企業、具有獨特專長的“隱形冠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年認定瞪羚企業超500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創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建設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積極引進持牌金融機構,支持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重大項目設立運營,新增風投創投機構100家以上;實施科技型企業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到2025年上市企業達到100家,爭創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二)實施四個萬億立柱工程,打造內外循環協調聯動產業體係
聚焦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更加協調的現代產業“四梁八柱”,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最強區。
築牢“萬億製造”主陣地。開展“1+2+4”世界級前沿產業集群培育行動,著力構築一大三千億級、兩大二千億級、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強化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培育一批控製力和根植性強的鏈主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不斷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到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500家,工業總產值超1.4萬億元,打造中國工業最強區。壯大三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實施“強芯”工程,組建廣大融智、灣區半導體產業集團等產業龍頭,建成粵芯二三期、光掩模等重點項目,積極布局5G、智能傳感器等領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的核心承載區。建成華星光電、創維智能等重大項目,打造新型顯示之都。做強二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推動廣汽本田等龍頭企業智能化升級,建成小鵬汽車等重大項目,建設百度阿波羅、文遠知行等智能駕駛平台,打造中國智能汽車之城。做優二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支持烯灣科技、LG化學等企業深耕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等領域,高標準打造中國納米穀、中國新材料CID。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依托國家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廣州工作處,加快建成百濟神州三四期、諾誠健華二期等重點項目,形成生物大分子藥物落地量產的規模優勢,支持新黃埔中醫藥聯合創新研究院引領中醫藥創新發展,打造世界生物安全之穀。發展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集群。支持南方電網等重點企業創新發展,建成現代氫能、廣石化綠色技改等重大項目。打造高端裝備、健康食品千億級產業集群。支持瑞鬆科技、安利等鏈主企業引領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高端化發展。實施工業軟件“鑄魂”工程,加快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字化改造項目1000個以上。弘揚“工匠精神”,完善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以精工細作提升黃埔製造品質。
做強“萬億國資”大引擎。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支持區屬國企做強做優做大,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運營,到2025年實現國資管理規模超1萬億元,形成2家資產規模超2000億元、4-5家超1000億元的優勢企業集團,打造經濟發展強大“紅色引擎”。組建高水平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深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TIs)試點。提升商業類國企市場競爭力,發揮國企引智引技引資重要功能,重點布局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力爭到2025年每家商業類區屬國企控股上市公司1家以上,區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達到10家以上。製定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方案,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製,深入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改革,全麵提升國資國企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構築“萬億固投”強支撐。全麵推進“一十百千萬”重點項目大會戰,加快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等26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確保立景創新、深南電路等129個重點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實現東區水質淨化廠三期等61個民生基礎設施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1萬億元。辦好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集成電路製造年會等行業盛會,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央企項目,加快招商籌建步伐,力爭打造2個千億級投資項目、20個百億級產出項目、200個十億級優質項目。構建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製,以“兩新一重”項目建設為重點,形成“建設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滾動發展格局。在科學編製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集中用地指標、土地規模等關鍵資源,加快推進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翟洞智能製造產業園等五大園區建設,全麵拓展項目投資承載空間。
鍛造“萬億商品”增長極。聚焦打造內外循環鏈接地,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到2025年商品銷售總額達到1.5萬億元,成為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戰略支點。提升魚珠灣、科學城、知識城三大總部經濟集聚區能級,推進新貿易創新中心、黃埔金融CBD等標誌性項目建設,重點引進跨國商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高端商業總部,到2025年新增百億級商貿龍頭企業5家以上,打造華南地區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區。高起點規劃建設南海神廟曆史文化綜合發展區、科學城核心區綜合體、“長嶺之門”創新商圈,高標準打造黃埔灣世界級地標商圈。聚焦創新創意消費體驗、現代時尚消費趨勢,繁榮發展“網紅經濟”“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全區布局國際高端品牌酒店5家以上,建成社區商業中心31個。做大做強黃埔綜保區,積極創建知識城綜保區,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貿易、數字貿易,建設中國國際地理標誌大廈,爭創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打造黃埔新港、知識城北兩大國際物流樞紐,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冷鏈物流,構築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流通網絡。
(三)實施城市功能蝶變計劃,建設綠色低碳智慧宜居灣區新城
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和美宜居、內涵發展的規劃建設理念,推動城市綠色化發展、精細化治理、智慧化轉型,奮力打造現代化城市標杆區。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科學編製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落實能源消費雙控製度,完善促進綠色生產和消費的行政執法和政策支撐體係,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低碳運輸等綠色產業,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5000輛,實現氫能源利用走在全國前列,打造1個零碳島、2個低碳區。完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製度,建設可持續金融中心。嚴格落實河湖長製,重點推進鳳凰河、平崗河等流域綜合整治,科學係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到2025年建成碧道166公裏,實現碧道、綠道、古驛道串聯成網。完善大氣重汙染監測預警係統,提升大氣汙染精準防控能力。強化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建成廣州東部固廢處置項目,構建智能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係,提升固廢、危廢利用處置能力。深化實施“廁所革命”。建立健全林長製、樹長製,科學推進園林綠化,高標準強化古樹名木保護,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綠色的生態環境。
加快城市品質躍升。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推進城市功能綜合開發,嚴格保護和活化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建成鎮龍上境、南灣水鄉、九佛墟曆史文化街區等一批精品項目,推進社區容貌品質全域持續提升,持續優化公園環境及配套設施,打造“國際範、時代風、嶺南韻、黃埔魂”城市新麵貌。知識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落實總體發展規劃,對標世界一流“花園城市”,推動更新改造與產業導入、園區建設、民生事業等有機融合,建設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和楓下、新龍兩個副中心,打造灣區創新穀、世界知識城。科學城以產城融合為導向,重點提升科技創新配套、商業服務功能和居住空間承載力,全麵融入智慧化元素,構築全國一流的智慧科學城。黃埔港以活力營造為導向,延伸拓展數字經濟創新帶、城市新發展帶,落實珠江黃埔段沿岸高質量發展建設規劃,打造高品質濱水岸線,實現千年古港“華麗轉身”。生物島以優化生物科技研發核心功能為導向,統籌核心功能服務區、產業研發區、文化休閑區等板塊發展,打造國際化、生態化、高品質生物醫藥頂尖研發高地。製定實施“城市更新3.0”創新政策,以內涵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堅持“留改拆”並舉,補齊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增強城市活力,年均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累計新增產業載體超1500萬平方米。
深化智慧城市賦能。建設“城市大腦”智慧平台,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智慧市政、智慧城管等應用場景,推行“物業城市”“物管城市”等新型運管模式,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推動黃埔高鐵站、知識城高鐵站落地建設,加快推進鎮龍、馬頭莊等城際鐵路站點建設,建成地鐵7號線二期、5號線東延段;向西打通黃埔東路快速化改造二期、港前路二期等主要通道,向南建成魚珠隧道,啟動建設沙魚洲隧道、化龍-西區過江通道,向東推進知識大道建設、廣汕公路快速化改造、東江大橋改擴建等工程,向北打通機場第二高速、從埔高速、永九快速、東部快速;形成30分鍾可達市內主要節點、1小時通達大灣區主要城市的交通時空圈。建設國際一流智慧交通綜合運營中心,推進生物島率先構建無人駕駛公交係統,探索建立自動駕駛載人飛機航線網絡,完善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打造智能低碳公共交通體係。
(四)實施改革開放探路攻堅,勇當“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開路先鋒
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頭號工程”,擴大高水平製度型開放,深度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打造製度創新先行區、灣區開放門戶區。
在營商環境改革中當標杆。推進營商環境改革迭代升級,大力推動創新性引領型改革,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促進中心大灣區分中心落戶。做實“信任籌建”“承諾製信任審批”“免申即享”等改革舉措,健全政企溝通機製,優化營商環境觀察員製度,係統性提升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綜合授權,推動知識城納入放寬市場準入國家試點,加快推進知識城條例省級立法,創建生物島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深化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建設中新國際知識產權創新服務中心,爭取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永久落戶。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創新集成高效的產業政策體係,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落實公平競爭審查製度,開展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改革,全麵增強高端資源集聚力。
在灣區發展建設中當頭雁。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高水平共建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穗澳創新園等重大平台,建成穗港澳出入境大樓、穗港澳航空產業基地、離散製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等合作項目。加強“三地”規則對接、機製銜接,推動與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全麵提升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等青創載體服務水平,為港澳人員提供均等化就業服務,推進打造便利港澳居民生活居住的新家園。深化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推動與周邊區域聯動共建知識城創新拓展區,推進與深圳光明、寶安等區創新協同、產業共建,加強與東莞、肇慶等地區合作,充分發揮黃埔東西兼顧、引領帶動的“灣頂明珠”樞紐功能。
在對外開放合作中作示範。全麵深化知識城中新二期合作,高水平建設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加強與新加坡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等方麵的深度合作,建成新一代國際數字樞紐、知識塔等國際合作標誌性項目,成為廣州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示範區的關鍵支撐。持續加強中歐、中沙、中以、中烏等“一帶一路”合作,布局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海外創新中心和區域創新驛站,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創新示範區。推動知識城、魚珠片區納入廣東自貿區廣州聯動發展區範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投融資、貿易結算、商事仲裁、審評審批等規則體係,推廣FT賬戶試點、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彙管理便利化等製度型開放創新事項,打造全球企業在華投資首選地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
(五)實施共同富裕黃埔行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幸福家園
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實現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推進解決片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問題,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實踐區。
夯實共同富裕民生基礎。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提升初、小、幼學校公辦比例,建成華師附中、湖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等優質學校,新增公辦學位6.5萬個以上,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努力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全力創建健康促進區,建成知識城南方醫院、廣醫附屬婦女兒童醫院等優質醫療機構,完成嶺南醫院、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等醫院改擴建,打造中大附屬第一醫院腦科學中心,高標準建設區屬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新增醫療床位5000張,探索互聯網醫院新模式,讓群眾享有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衛生健康服務。補齊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推進黃埔軍校、蘿崗香雪等文旅品牌提質升級、串珠成鏈,延續深井燒鵝、南崗魚包、筆村糯米糍荔枝等鄉土美食和文化記憶,建設外貿博物館,打造大灣區多元文化交流創新示範區。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係、兜底救助體係,推動實現養老服務設施、醫養結合服務全覆蓋。在滿足自住需求的基礎上,探索舊村改造集中規劃建設中小戶型租賃住房,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多層次住房保障製度,讓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品質生活。
拓寬共同富裕發展路徑。鼓勵勤勞致富、創新致富,完善先富幫後富的幫促機製,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安置幫扶對象等群體就業工作,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全麵促進鄉村振興,建成隆平院士港、中國航天現代農業創新中心等龍頭項目,加快建設現代(農作物)種業、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等省級產業園區,打造佛塱、蟹莊等科技創新型特色小鎮,建設黃田曆史風貌公園,打響逕下、蓮塘、麥村等“嶺南風韻、黃埔特色”精品村品牌,積極推動村社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翻一番,讓農民享有更多共同富裕成果。紮實推進清遠市、黔南州及新疆、西藏等地區幫扶協作,深化廣清“一區三園”等園區協同發展,加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築牢共同富裕基石屏障。持續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推進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實體化運行,建設平安黃埔情報研判指揮中心,發揮“黃埔哨兵”作用,有效防範、管控和化解各類風險,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係,加強隔離場所建設、運營、管理,鞏固提升抗疫物資研發生產的龍頭地位。創建全國安全發展示範區,完善常態化管控和應急管理體係,加強災害監測預警係統、防禦基礎設施和應急庇護場所建設,做好安全生產、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工作,推進現代警務改革,建設網絡安全110華南基地,打造更高水平的安全韌性城市,為全區人民創造平安和諧、舒心幸福的良好環境。
(六)實施政府服務“靠埔工程”,鍛造“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黃埔鐵軍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持續強化政府自身建設,提升依法高效履職水平,不斷改進為民服務作風,鍛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黃埔鐵軍。
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學深悟透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執行市委關於落實“兩個維護”十二項製度機製,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接受黨內巡視、巡察和政府工作督查,不折不扣做好整改落實“後半篇文章”,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發展踐行初心使命,用成效展現政治擔當。
依法行政受監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不斷提高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重視司法、輿論、社會監督,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健全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製度,深化行政執法體製改革。全麵推進司法體製綜合配套改革,紮實做好普法工作。完善政府決策谘詢機製,推動新型智庫建設,切實做好事前風險管控,推進事中事後監管法治化、製度化、規範化。打造一體化智慧政務雲平台,推動數字政府功能升級。穩妥推進事權向街鎮下放,推動資源向一線傾斜,加快構建精簡高效的街鎮管理體製。
立說立行抓落實。堅持雷厲風行、說幹就幹,開拓創新、善幹巧幹,錘煉本領、真幹實幹,強化改革思維、創新理念、超前眼光,在營商改革、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敢闖敢試、攻堅克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督查督辦、績效管理、激勵獎懲剛性約束,全麵提升工作執行力、戰鬥力。用好容錯糾錯機製,毫不動搖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進一步激發政府係統幹事創業精氣神。
廉潔自律守底線。嚴格落實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緊盯重要部門、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嚴格執行政府投資管理規定,進一步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萬裏征程風鵬正舉,千鈞重任再掛雲帆!各位代表,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奮力推進黃埔“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勇當先鋒,在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中勇當尖兵!
名詞解釋
【“四區四中心”】建設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造示範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建設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製度創新先行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打造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建設生物島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
【“黃埔Smile”營商環境品牌】我區推進構建的係統化(Systematization)、市場化(Marketiz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法治化(Legalization)、便利化(Efficient-facilitation)的營商環境品牌。
【“一十百千萬”】一個黨建引領、十大領域、五百大項目、超千億年度投資、超萬億計劃總投資。
【“五穀豐登”】新興產業發展的智穀、氫穀、藥穀、美穀、納米穀。
【“一核兩心多園”】一核,即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兩心,即楓下、新龍兩個片區中心;多園,即價值創新園、大科學裝置區、科教創新園等。
【“三集群兩高地”】在知識城打造生物製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智能汽車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成中國納米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產業化高地、全國保護和運用要素最集中的知識產權高地。
【“五年大變化”】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科學城,要求科學城實現“五年大變化”。
【5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地區生產總值、上市企業數量、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總數、高新技術企業數、PCT專利擁有量排名國家級經開區第一。
【“1+1+3+N”科創平台】第一個“1”是廣州實驗室,第二個“1”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是人類細胞譜係、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三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是廣納院、粵港澳空天院等多個新型研發機構。
【“黃埔實驗室”】圍繞建設國家實驗室和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集群,組建科學技術融合、前沿學科交叉、突破型引領型平台型一體的科研機構網絡架構,打造成為大灣區乃至國家創新體係戰略力量的“科技黃埔軍校”。
【專精特新“小巨人”】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的早期小型企業,具有經營業績良好、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有望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的企業。
【“金鑲玉”係列政策】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4個“黃金10條”和人才、知識產權2個“美玉10條”政策為引領,以風投、技改、區塊鏈、IAB等產業發展政策為配套,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政策體係。
【知識產權綜改“10項全國首創清單”】純專利證券化產品、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單設區縣級知識產權局、灣區知識產權互融互通、企業知識產權培育模式、集體貫標模式、專利遠程會晤機製、司法案件訴前訴中全過程調解合作機製、規模最大服務業載體、文化傳播與普法基地。
【廣清“一區三園”】一區,即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三園,即廣清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
【“三條圍”】大沙街姬堂社區新圍、舊圍、合慶圍三條自然村。
【“一核一帶一區”】“一核”指珠三角核心區,“一帶”指廣東沿海經濟帶、“一區”指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
【“1+9+N”技術創新體係】“1”即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部,“9”即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的9個獨立運作分中心,“N”即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機構。
【SOI】在矽晶體管之間,加入絕緣體物質的技術。
【中國新材料CID】位於搬遷後的“三條圍”片區,規劃麵積1455畝,重點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等。
【“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1個零碳島、2個低碳區】通過計算溫室氣體排放,設計方案抵減“碳足跡”、減少碳排放,使得生物島達到“零碳”、科學城和知識城達到“低碳”。
【“城市更新3.0”創新政策】我區關於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實現產城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以建築信息模型、地理信息係統、物聯網等技術為基礎,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內室外、曆史現狀未來多維多尺度信息模型數據和城市感知數據,構建起三維數字空間的城市信息有機綜合體。
【“物業城市”“物管城市”】引入市場化和社會化機製,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大物業”,通過“專業服務+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的方式,實現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
【“信任籌建”】在誠信記錄好、動工意願高、安全生產能力強的企業作出書麵承諾的前提下,暢通動工建設的“綠色通道”,實現項目“引進即籌建、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產”。
【“承諾製信任審批”】企業和群眾書麵承諾其符合審批條件後,審批部門基於信任作出行政審批決定,同步開展針對性的事中事後監管,信用承諾及履行承諾情況納入申請人信用記錄。
【“免申即享”】通過政府部門信息共享等方式,實現符合條件的企業免予申報、直接享受政策。
【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FT賬戶】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客戶需要在自貿試驗區分賬核算單元開立的規則統一的本外幣賬戶。
附件下載:
相關信息
-
廣州市黃埔區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報告政策解讀) 2021-12-24
-
【音頻解讀】廣州市黃埔區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報告政策解讀) 2021-11-14
-
廣州市黃埔區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報告政策解讀)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