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體係,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係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製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廣東每年6-11月是廣州市登革熱疫情高發季節,為做好2023年黃埔區重點傳染病登革熱防控工作,區疾控中心多措並舉,通過常態監測、流調溯源、應急處置、廣泛宣傳等,為我區登革熱防控工作築牢堅固屏障。
一、 關口前移,布牢蚊媒監測網絡。
目前,區疾控中心已建立覆蓋全區17個鎮街的登革熱媒介伊蚊監測,監測指標涉及幼蟲監測的布雷圖指數和標準間指數,成蚊密度的誘蚊誘卵器指數和人工誘捕法成蚊密度4個指標,除1-2月份每月監測1次外,全年每半月覆蓋監測17個街鎮;監測類型涉及居民住戶、小區外環境、醫療機構、公園、工地、學校等各類重點場所。共撰寫每日監測快報255份;開展專項數據分析15期,撰寫監測簡報15份。
今年截至8月,我中心組織開展伊蚊密度日常監測15輪,共監測592個點次;累計入戶調查25586戶,檢查積水6391宗;調查標準間數223024個(每15㎡折算1個標準),檢查積水積水5274宗;布放誘蚊誘卵器13600個次、回收誘蚊誘卵器13025個次;人工誘捕法監測時長16110分鍾。
針對近期廣州市處於登革熱流行期,越秀區、白雲區等本地疫情頻發,我區已經發生3起國外輸入性疫情並得到有效處置。區疾控中心周密部署,要求轄區二級以上機構在登革熱流行期間開展革熱抗原NS1監測,關口前移,早期發現可疑病例,防止疫情進一步傳播。
二、 強化培訓,提升防控技術水平
(一)加強全區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區疫情防控能力
為落實好我區今年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考慮近3年新冠疫情期間各街鎮均未處置登革熱可能存在防控應急能力和處置水平下降的事實,區疾控中心於4月份起即著手防控技術培訓工作,先後組織了區級培訓4場,培訓對象涉及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院、街鎮主要負責人等相關人員300餘人。
(二)落實跟班現場教學,儲備疫情防控新生力量。
3月份以來,一是為做好新入職人員的技能培訓,二是鞏固老同誌登革熱媒介監測評估技術;科室先後組織了15場現場培訓和帶教,帶教61人次,讓新老同誌掌握登革熱媒介日常監測和疫點蚊媒監測的技術要領,為今後疫情防控提供必要的力量儲備。
(三)提高首診敏感性,醫療機構開展院內培訓
與此同時,轄區各醫療機構均在本機構內開展內部培訓,6月-8月期間共培訓2278人,進一步提高臨床接診醫生提高敏感性,落實在登革熱流行期針對可疑病例做到“逢熱必檢”,早期發現病例。
三、 狠抓落實,開展基層機構督導
8月28至9月4日,區疾控中心組織組織對轄區16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新龍鎮衛生院開展登革熱防控工作督導檢查,內容包括製度建設、疫情發現與報告、實驗室檢測、病例的隔離救治、院感防控、培訓及宣傳、院內防蚊、疫點處置等情況。通過現場檢查與技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轄區基層醫療機構登革熱防控水平。
四、快速響應,做好疫情風險評估
區疾控中心建立應急值班製度,落實24小時值班組負責製,對接到疫情報告後,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並向市疾控中心、區衛健局提交初步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定期根據國內外、全省、市登革熱疫情傳播情況開展風險評估,以便於區衛健局通報有關街鎮及隻能部門,及時趕赴疫點現場協調和指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區疾控中心將繼續強化專業培訓和技術指導,持續提升全區登革熱防控水平,通過各醫療衛生機構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共同助力全區疾病預防控製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鞏衛工作向縱深推進,助力全區打造更生態宜居的城鄉環境,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供稿:區疾控中心,杜春生、楊培喜、張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