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率先開展廣州市“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試點工作以來,黃埔區營業性演出審批、備案29宗,場次388場、觀眾17萬,演出市場扶續複蘇並加速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改革試點,近日,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區公安分局在市內各區中率先出台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協同監管機製,聯合印發《廣州市黃埔區關於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範管理的工作機製》(以下簡稱《工作機製》),從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維度聯合開展監管工作。
事前優化流程,推動審批提速增效
區公安分局、區文化廣電旅遊局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建立“一站式”聯合審批機製,對大型營業性演出審批、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進行對接聯調。區公安分局對5000人以上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時限縮減至2個工作日內,對5000人以下1000人以上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時限縮減至1個工作日。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對國內大型營業性演出審批時限減縮至2個工作日內,對涉外、涉台或涉港澳大型營業性演出到所轄區域的演出備案時限減縮至1個工作日內。
區公安分局、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嚴格落實申報材料標準化,按“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原則,營業性演出申報、受理、審批、反饋全程網上辦理。區公安分局、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分別就安全評估和內容審查嚴格把控,還會與演出的相關企業單位進行提醒約談,掌握演出情況,對相關管理規定及監管要求進行宣講和提示。
事中落實監管,保障演出規範安全
《工作機製》要求強化票源管理,演出舉辦單位嚴格落實票價公開明示製度和明碼標價規定,大型演出活動推行實名售票製度,做到“實名綁定、實名入場”,建立退票機製,引導消費者從合法渠道購買門票。區公安分局、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加強票務監管,督促演出相關企業單位嚴格實名製入場環節,票務信息實時傳輸至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公開銷售門票對接公安部門身份認證係統。
此外,《工作機製》明確建立常態化安保協調會機製,落實相關安全管理工作,演出舉辦單位要對演出內容、票務經營、演員組織、現場管理等進行全流程把控,積極配合做好行業監管。區公安分局、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分別加強大型演出活動現場安全監管,落實實地檢查、現場核驗演員信息及演出節目內容的工作,保障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範安全,觀眾文明觀演。
事後加大整治,維護市場平穩有序
區公安分局將加大對倒賣演出票證的打擊整治力度,加大對網絡謠言和現場安全管理,加強對大型演出活動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黃牛票”、網上網下倒票、詐騙、流量造假、造謠傳謠、侵犯隱私,以及聚眾鬧事、滋事鬥毆等網上網下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對演出舉辦單位、場所管理者舉辦大型群眾性演出活動違反安全管理規定、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依法予以處罰。另外,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加大力度查處未經批準擅自開演、擅自變更演出內容、未經批準擅自售票等違規行為,加強對演出票務銷售平台的管理,依法處置未履行核驗票務經營單位資質及演出批準文件義務、為倒賣門票提供服務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