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供水保障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黃埔區知識城片區部分村社供水采用總表管理模式,表後供水設施老舊、管理混亂,存在無人維護、抄表及水費難以回收,供水管網陳舊、表組老化、漏耗及偷水嚴重,村民自行換裝水表、管道私拉亂接、自來水與山水混供等問題。為提升村社供水保障能力,消除村民飲水安全隱患,廣州開發區水質監測中心持續推進村社抄表到戶、抄表到樓工作,全麵提升村社供水設施管理水平。以新龍鎮福洞村為例,抄表到樓管理前,該村共有用水戶806戶,其中自來水用戶685戶、山水用戶55戶、自來水與山水混用用戶66戶,月平均用水總量約為45000噸,漏耗率高達55%。抄表到樓管理後,廣州開發區水質監測中心與開戶村民簽訂用水合同,結合實際情況對村社內部供水管網、表組等設施進行部分改造和升級,自來水與山水混供現象也基本杜絕,村民水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2023年5月,黃埔區知識城片區有17個村(居)已完成抄表到樓精細化管理,有5個村(居)正在開展抄表到樓前期調研和協商等工作。下一步,廣州開發區水質監測中心將繼續增派工作人員現場辦公協助村民進行開戶資料填報等,加快推進剩餘村(居)的抄表到樓工作進度;同時在已抄表到樓村(居)持續推進供水設施微改造,降低管網漏耗率,強化水質保障和水費收繳,更好地滿足農村居民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