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法治建設,充分發揮村(社區)法律顧問的作用,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黃埔區司法局大力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著力推進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精準提供法律顧問服務
通過進村入戶走訪,了解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實現群眾有難事、遇急事不用出村(社區),就可享受到及時高效法律服務,有效維護基層群眾權益。並采用“互聯網+法律服務”工作模式,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法律服務,結合實際研究村(社區)法律服務新課題、新領域,圍繞鎮街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法律需求提供法律服務。今年以來,已接來電谘詢1230餘次,現場谘詢2568人次,調解矛盾400餘起,開展大小專題講座326場次。
二、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落實村(居)法律顧問“一月一坐班”製度,定期、定時、定點開展坐班服務,每次坐班時間不少於8小時,開展每季度1次法律講座,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局組織的屬地法治宣傳活動,通過微信社區群、微信小程序、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開展普法、法律谘詢等活動。除此之外,法律顧問還積極參與各村(社區)村規民約的製定並能給予指導性建議,對於各村(社區)重大合同簽訂時給予法律審核,並提出合理化建議。今年以來,法律顧問為村(社區)提供起草、審查民事經濟合同、接受委托參與項目談判等非訴訟服務150次、為村(社區)重大經濟、民生和社會管理方麵的決策提供法律意見141份。
三、隊伍整合為民釋疑解憂
成功整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組織、法律援助基層組織三支隊伍資源,形成以律師的高端法律服務為主、基層便民法律服務為補充的法律服務格局。目前共有41家律師事務所的94位律師服務全區162個村(社區),並實現與162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17個街鎮派出所的人民調解室及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對接,形成法律顧問參與依法化解糾紛、為民釋疑解憂的綜合性、一站式糾紛化解機製,讓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養成了“有法律問題找社區律師”的習慣。村(社區)律師在工作中著力采用調解手段,法、理、情相結合,解決群眾困惑,既“零距離”服務了居民,又恰當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