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示範基地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
測產現場,收割機正在收割晚稻
一年前,袁隆平院士曾和廣州黃埔約定:稻花飄香的時候,我要到黃埔去看一看。他對廣東開展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充滿了信心!如今,稻穀飄香,黃埔也實現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關目標。
11月26日上午,在廣州市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季稻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黃埔示範基地晚稻測產現場,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宣布了雙季稻測產結果:1509.5公斤!現場一片歡呼。
這意味著,在袁隆平院士2020年提出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後,黃埔區成為廣東省首個早稻和晚稻在同一田塊(麵積30畝以上)突破雙季稻畝產3000斤的地區,也標誌著黃埔區科技農業邁上了新台階,“藏糧於技”戰略取得了新落實,糧食安全得到了新保障。
全省首個!雙季稻畝產成功實現3000斤目標
風吹稻浪,稻穀飄香。當天上午,“國家雙季稻超高產攻關項目”試驗基地格外熱鬧。羅錫文院士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隨機選取3丘田塊開展現場測產。
“開割!”隨著專家組的一聲命下,收割機開始收割。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收割、脫粒、稱重、測量麵積和水分後,稻田間傳來喜訊:3丘田的算數平均畝產數為726.4公斤。
加上今年7月,在同樣的地塊,測產取得了早稻平均畝產783.1公斤的數據,得到一個令人喜悅的成績——雙季稻畝產1509.5公斤,成功實現了畝產3000斤的目標。
“這是去年袁隆平院士提出‘3000斤工程’後,早稻和晚稻同一個30畝以上規模地塊測產後雙季畝產達3000斤在廣東省首次實現。”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建武博士說。
據悉,2020年12月,袁隆平院士提出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雙季稻區實施雙季稻畝產3000斤攻關研究與示範項目。2021年2月,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黃埔區農業農村局、黃埔文化集團合作建設的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承擔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季稻畝產3000斤攻關示範任務。
“種莊稼講究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配套。良種和良法黃埔示範基地都具備,但良田和良態並不算是‘最好的’。”羅錫文說,廣東晝夜溫差小不利於農作物蛋白質和澱粉的轉化,高溫多雨的氣候還會帶來病蟲害,在這裏實現雙季稻畝產3000斤的突破並不容易。“特別是由於上半年缺水,導致示範基地的早稻插秧時間晚了20多天,影響了晚稻的種植,這對晚稻產量也會有影響。”
對於示範基地的水稻收成,羅錫文認為“整體還是不錯的”。“這裏並不是水稻最好的生態環境,但我們偏偏要選在黃埔這個地方,這也是袁隆平先生生前要求我們這樣做的。我們想在廣東這種氣候條件下,實現袁隆平老師的夢想。”羅錫文說,“黃埔雙季稻的順利攻關,是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同時對增加農民的效益、收入也有很大助益。”
奮力攻克高產目標 袁隆平“禾下夢”在黃埔實現
“示範點水稻綜合表現抽穗整齊、穗大粒多、莖稈粗壯、結實率高、雜種優勢強。”李建武托起一把金燦燦的穗子介紹說,“雖然今年早稻種植由於缺水遇到困難,但最後仍然完成了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任務,可見我們的雜交水稻在黃埔的適應性還是很好的,廣東其他地方也有高產潛力。”
雙季稻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黃埔示範基地的核心示範區位於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麵積30畝,由袁隆平院士生前親自部署,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承建。早稻攻關品種為雜交稻Y兩優911,晚稻攻關品種為雜交稻“湘兩優900”。在種植過程中,均沒有使用任何農藥,全程采取綠色防控,水稻長勢平衡,落色較好,真正做到高產高質。
“袁老生前一直說‘高產’是雜交水稻永恒的主題,我們不能放棄這個目標。”李建武說,接下來希望通過總結成功經驗,擴大種植麵積,把黃埔成功的經驗想向廣東乃至華南地區進行推廣,讓廣大農民朋友增產增收。
早在2020年2月27日,袁隆平院士在祝賀大吉沙隆平稻香園試驗田納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點的信中,便提出了力爭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對該試驗田促進華南地區糧食生產大幅增產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寄予厚望。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說過,“我要到黃埔去看一看”,與黃埔訂下“約定”。如今稻花飄香,黃埔也實現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關目標。
“袁院士的遺願實現了,我們沒有辜負他的信任。我們會沿著他定下的目標一直努力下去,一定會交出越來越好的成績。”黃埔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直以來,黃埔區都在沿著袁隆平院士 “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而努力,打造了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隆平院士港等一係列項目。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由袁隆平院士謀劃、選址、題名,規劃麵積約6662畝,包含大吉沙、長洲、深井等三大片區,項目引入袁隆平、羅錫文等院士團隊,聯合共建隆平院士港及新型研發機構,打造華南地區高產水稻種植示範基地,將江心島成功升級為“都市錦田”。
大吉沙片區作為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一期項目,重點打造隆平稻香園,將種植1300畝高標水田,並在島上設立國家雜交水稻試驗田,占地160畝,啟動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種植任務,該試驗田是廣東省唯一納入全國28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點的項目。與洋田村示範基地承擔畝產3000斤的重擔不同,大吉沙片區主要從事農作物科研試驗,此前,在大吉沙隆平稻香園高產田收割時,“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產量也取得階段性突破:在海淡水交替的情況下,平均畝產超1200斤。
引進高端農業科技資源 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黃埔力量
廣東是人多地少的缺糧大省,是全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廣東省的糧食安全問題在全國糧食安全大局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因此,在廣東實施以高產為主題的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的研究與攻關示範顯得十分重要。
一直以來,黃埔區發揮區域特色,不斷推進科技興農、科技強農,培養壯大黃埔水稻科研產業體係,推動農業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底線貢獻廣東力量、黃埔力量。
該區重點規劃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並成立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打造隆平院士港,通過引進高端農業科技資源,建設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研發高地。
由袁隆平院士領銜打造的隆平院士港搭建了技術轉化和交易平台,形成農業科技項目孵化中心和農業高科技企業集聚區,打造成為農業人才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雜交水稻、智慧農機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國際交流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中心。
同時,黃埔區還大力籌建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3個研究院。今年8月底,市農業農村局向省農業農村廳推薦黃埔區申報建設廣州黃埔現代種業(農作物)產業園和廣州黃埔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10月專家組總體認可黃埔區承辦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力優勢。
今年上半年,黃埔區分別成立了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依托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雜交水稻育種、水稻親本繁殖、雜交製種、高產栽培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開展雜交水稻相關研究與推廣;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依托華南農業大學在農業機械化、智能農機、優質品種選育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構建機械化、智慧化、精細化農業生產體係;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依托鄒學校院士領銜的辣椒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團隊、劉仲華院士領銜的茶葉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團隊,打造具有黃埔特色的科研新技術、新產品。(來源:羊城晚報2021年11月27日 版次:A04G 文/侯夢菲 柳卓楠 徐潔芹 範敏玲 圖/肖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