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3月2日勝利閉幕的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審查批準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未來5年乃至15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怎麼幹?區發展改革局黨組書記楊元師接受了媒體專訪,聚焦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發展、“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城市發展格局等領域,解讀“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
一、展望“十四五”
“雙循環”時代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新使命
提升全域核心能級,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節點
問:“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十四五”規劃綱要如何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謀篇布局?
楊元師書記:《規劃綱要》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進行謀篇布局,全文15章均有體現“三個新”要求並各有側重。
立足新發展階段。“十三五”時期,我區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舉措,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重大機遇,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全區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實現曆史性跨越。從數據看,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366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上市企業數、高新技術企業數等指標位居國家級經開區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比重超50%,全區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38%。廣州高新區全國排名由2015年的第12位躍升至第6位,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實力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經開區第一。一係列指標都可以看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特征不斷積累和顯現。麵向“十四五”,《規劃綱要》深入分析了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機遇和挑戰,綜合判斷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進而提出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指標。
全麵踐行新發展理念。我們以區委黨工委關於製定“十四五”規劃的建議為依據,在謀篇布局上將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始終。第三章至第十四章主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數字化發展、改革、開放、“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等領域提出12項主要任務。
全麵服務新發展格局。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實體經濟的主戰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在全省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黃埔擔當、作出黃埔貢獻。因此,我們提出“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節點”定位,從強化雙循環動能、夯實雙循環根基出發,提出全域一體化發展、提升“四區四中心”發展能級、實施戰略級投資、促進消費提質、完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體係等重點任務。
問: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規劃綱要》提出鍛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是首要目標任務,這是為什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
楊元師書記:區域能級關乎城市輻射力和集聚力,要打通“雙循環”,這一點至關重要。在“十四五”期間,我們提出鍛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就是要通過提升全域核心能級和發展首位度,增強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能力,從而在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中強化“黃埔支撐”。具體工作包括構築“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打造廣州市主城一體化東部極核。
構築“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方麵,一是構建沿江“最強最美十公裏”產業岸線,以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黃埔片區)和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為戰略引擎,打造影響力輻射力突出的國際濱水帶、貿易新走廊、黃埔會客廳,實現港、城、岸、島一體化發展。二是以創新大道和開放-開發大道為“雙軸”,構築串接全域、山海相連、通江達海的智造創新網和總部經濟帶,築強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脊梁。三是從北到南推動知識城、科學城、黃埔港“三片區”互動發展,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多園聯動、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黃埔經濟板塊坐標。
在打造廣州市主城一體化東部極核方麵,向西強化主城交融密度和深度,向東強化主城輻射力度與廣度。一是引領貫通廣州科技創新軸,夯實廣州“一區三城”主陣地和“1+1+4+4+N”戰略創新平台體係的核心區地位。二是引領建設廣州沿江、東南兩個重大產業帶,加快發展數字核心產業及總部經濟、高端航運、現代服務業集群,打造具有較高集中度顯示度的高精尖和硬科技產業集群。三是引領打造東部區域發展極,深度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打造承載廣州未來發展新動能的東部創新經濟增長極,帶動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現代新城。
二、聚焦創新
強化全鏈條融通創新,打造硬科技創新先行區
鑄造標誌性產業鏈,打造萬億製造業產業集群
問:“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計劃如何進一步發揮好科技資源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
楊元師書記:如何發揮區內大院強所雲集、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優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十四五”期間,我區將重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策源能力。
在具體舉措方麵,我們提出以布局戰略科技設施、建設大院強所、打造國際科技信息中心、推動重大創新活動為抓手,高水平建設“1+1+3+N”戰略創新集群,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全國一流的硬科技創新先行區。 [“1+1+3+N戰略創新集群”:第一個1是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呼吸領域國家實驗室,第二個1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代表人類細胞譜係、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代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納米中心、空天院、微電子所、自動化所、長春應化所、沈陽金屬所等大院強所合作共建的創新平台 ]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印刷及柔性顯示、先進高分子材料等國家級製造業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廣東省機器人創新中心、高檔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等7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提升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加快推進國家級製造業成果轉換中心試點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落地,推動科學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十四五”期間,我區將加快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高標準建設知識城科教創新區等綜合性科教園區,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引進以戰略科學家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大力集聚“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術骨幹人才。培養精準適用、產業急需的複合型技能人才,鑄就一批支撐產業升級的“黃埔工匠”。同時不斷加強人才製度政策創新,優化人才服務保障環境,營造“創新創造創業到黃埔去”的良好氛圍。
問:“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係方麵有什麼謀劃?
楊元師書記:“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堅守實體經濟主陣地地位,全麵實施“製造強區、標準強區、品牌強區”戰略,著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強化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地。
重點打造新型顯示、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集成電路四大新興優勢產業鏈。其中,新型顯示產業鏈重點實施“亮屏”工程,打造國際新型顯示之都;汽車產業鏈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鏈重點發展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檢驗檢測等領域;集成電路重點實施“強芯”工程,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核心區和芯片半導體產業集聚中心。
聚焦推進實施“黃埔製造萬億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健康食品七大支柱產業,著力打造一個三千億級、兩個兩千億級、四個千億級的“1+2+4”產業集群,形成具有發展新優勢的萬億級現代產業體係。
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圍繞推動服務業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布局,加速集聚金融產業、人才、資本等要素,進一步推動金融業集聚發展,打造區域性特色金融功能區;以魚珠、科學城核心區、知識城環九龍湖為核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創新;優化多層次商圈布局、培養新業態新消費,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
三、改革開新局
開展戰略戰役性改革和引領型改革
切實將改革優勢轉為市場決勝之勢
問:“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體製機製改革有哪些亮點?
楊元師書記:“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堅持係統觀念,夯實全國綜合改革先行優勢和品牌優勢,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服務型政府等領域開展戰略戰役性改革和引領型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形成全球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我們著力抓好三個方麵:
增創國家級綜合改革品牌優勢。一是創建國家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強化國際規則銜接,深化行政審批服務改革,深度推進“綜合性授權”改革,爭取省市以批量清單式下放相應權限。二是推動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取得新突破。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重量級平台體係建設,搶位國家知識產權運營第一方陣,建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一是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助力緩解中小企業成本壓力。積極推動區屬國有資本向產業引領、城市更新、轉型升級、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集中布局。鼓勵外資由加工製造向精密製造、研發創新領域加速布局,推動外資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探索用地用林、生態環保等國土空間高效利用綜合性改革,支持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廣東省科技創新專板”,探索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健全勞動力資源共享平台,促進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壯大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市場。三是完善公平競爭製度。全麵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逐步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
全麵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一是以加速創新和產業發展為導向,推動開發區與行政區體製優勢深度協同融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二是探索建立政府與市場合作的治理共同體,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價製度,不斷完善改革創新容錯機製。三是加強政策定期評估,優化政策和傳導執行體係。加快服務重心、管理重心、執法重心向鎮街下移,做好基層激勵配套改革。
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深化全麵務實合作
打造“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強樞紐
問:《規劃綱要》中,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參與“雙區”建設、廣深“雙城”聯動,以及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方麵有怎樣的安排?
楊元師書記:“十四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實施“灣區+”戰略,發揮推進“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的先導和樞紐作用,深化與港澳規則銜接,全麵融入“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聚焦科技創新、現代產業、優質生活圈建設等重點領域合作,促進要素便捷高效流動。
全方位深化與港澳融合發展。一是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突破口,在市場互聯互通、資金有序跨境流動、高端設備材料進口、港澳居民投資便利、跨境數據融合等方麵率先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多樣化實現形式。二是共建科技產業創新共同體。鼓勵與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推動《廣州穗港智造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落實落地,爭取粵港澳大灣區暢通雙循環先行先試區總體方案早日批複,同步謀劃建設國家知識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中試驗證和應用推廣基地、穗澳合作先行先試區,打造灣區合作標杆。三是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運營水平,加強與港澳在民生領域規則銜接,探索建立港澳居民入區教育、住房、養老政策銜接體係。
打造“雙城聯動”先導區。一是協同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與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合作,推動建設國家實驗室和省實驗室,共建國際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二是協同打造世界級現代產業集群。與寶安區打造先進製造業協同發展先行先試地,與光明區打造生命科學成果協同轉化新高地。三是協同打造國際一流製度開放高地。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共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地,加強與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合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創新實踐和互鑒。
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提升與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合作水平,共建大灣區全麵深度合作先導區,推動與東莞濱海灣新區、鬆山湖科學城等片區共建共享科技產業創新平台。加快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一區三園”[“一區三園”: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清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高質量開發建設,探索在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建設產業轉移合作園區。]
五、城市功能
完善現代城市功能,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城區
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和智能城市
問:“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如何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城區?
楊元師書記: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突出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和智能城市,推進城鄉全麵融合共生,高品質打造廣州東部門戶。
促進城市交通均衡協調發展。優化改造與高等級路網銜接的交通節點,暢通大型產業園區路網,實現組團間“30分鍾”快連快通。加快軌道交通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及黃埔有軌電車建設,建設智能低碳的公共交通體係。全麵完善城市出行配套服務,圍繞綜合性商業、服務和活動中心、交通換乘樞紐建設公共停車場,加快建設慢行交通體係建設。
打造城市有機更新引擎樣板。力爭延長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爭創國家級試點示範區。實施舊村拆遷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清理盤活低效閑置產業用地。推進專業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著力實現“三園轉型”。強力推進“三亂”整治,全麵淨化城市門戶通道、核心產業平台等重點區域,鞏固拓展黑臭水體剿滅戰成果,實現“水清岸綠”。
塑造人文活力城市新名片。建設國際一流城市地標,知識城圍繞環九龍湖構建知識創新中樞,帶動創新大道、九龍大道形成強輻射的創新走廊和城市天際線,科學城構建科技、信息、資本、創意交互的城市核心功能區,黃埔港構建集國際總部、產業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核心,生物島打造珠江生態綠洲城市地標。依托珠江岸線改造、江心島串聯和水上遊線交融,打造一批富含“國際範、時代風、嶺南韻、黃埔魂”的城市形象坐標。
推動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業”模式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和主題村落,持續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打造集生產科研、科普展示、觀光休閑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到2025年全區100%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美麗黃埔建設目標全麵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