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持續打造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精品工程,首期輔導企業——廣州視聲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A股上市,三期輔導企業——廣州三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過會,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撐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的作用再度顯現。項目注重知識產權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企業上市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製,統籌用好“診療”四步法則,為區域創新主體把脈知識產權戰略、支招創新驅動發展。
一、精準培育,引領行業“望”盲點
一是瞄準“科創板”重點支持產業。根據市“領頭羊”助力產業領跑計劃,專注重點、優質賽道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企業向高校、科研機構購買技術成果並實現轉化,不斷突破瓶頸,實現創新協調,打通產業鏈上下遊。
二是夯實“苗圃園”後備上市梯隊。篩選百餘家企業所屬行業狀況及企業整體科創實力進行畫像,建立我區重點擬上市企業梯度名單,對標科創屬性相關指標尤其是“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要求,指導企業做好專利布局架構、維持R&D投入和人員比重工作,確保高價值發明專利持續、穩定輸出。
三是聚焦“硬科技”洞察發展潛力。聯合廣東六棱鏡公司,基於公開數據向區內1504家企業出具科創屬性報告。涵蓋創新力、競爭力、進化力、影響力的“ICEE硬科技評價指標體係”,從企業自身屬性及行業特性出發,分析知識產權方麵存在優勢與不足,掃清發展“盲點”,帶動所屬相關行業健康、長遠發展。
二、靶向對接,強化保護“聞”痛點
一是了解“全生命”周期保護需求。審視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麵的製度和措施,針對其中的漏洞和法律風險,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應對、技術成果培育、技術轉化及推廣等深度服務,出具知識產權保護和風險預警報告等,為各階段尤其“外向型”出海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梳理“共性化”問題解決清單。聚焦企業共性需求,舉辦“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工程實戰特訓營”7場,針對生物醫藥、半導體、新材料等不同行業企業特點,精心組織包括業內資深專家、擬上市科創企業知識產權負責人在內的專題培訓,現場互動分享、答疑解惑,疏通共性化堵點痛點。
三是傾聽“個性化”企業發展痛點。領導帶隊訪企獻策,赴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調研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工作實效,聽取輔導機構解讀科創屬性報告,並一一解答商業秘密、專利快速預審及海外布局、知識產權侵權責任險等企業關注重點。
三、完善服務,聚焦知產“問”難點
一是加強“規範化”管理戰略規劃。組織機構為160多家擬上市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引導數十家企業貫徹知識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級。經過本次項目,許多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已有62家企業新增知識產權相關部門、崗位、專項經費。
二是開展“定製化”雙向優選匹配。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體係化、規模化,搭建平台鏈接多方優質資源,為企業匹配“貼身服務員”和“谘詢專管員”,形成19個典型服務案例。助推52家企業與服務機構達成二次合作總金額達836萬元,20家企業獲得戰略投資金額超19億元,108家企業滿意度達100%。
三是落實“在地化”上市專家輔導。引入社會優質服務資源,提供知識產權專題輔導,為處於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科技企業精準“把脈”。高標準舉辦專場活動,邀請北上深交易所專家作上市政策解讀,聯動廣東股權交易中心開展技能培訓,銀行與企業現場開展質押融資專項對接,集中授信金額達12.18億元。
四、凝練經驗,長效機製“切”堵點
一是打造“常態化”服務模式。項目共形成“1套標準+1個體係+1份指引+1份機製”,暨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指引、企業科創屬性評價體係、服務機構服務流程及規則等標準化工作方案,為項目常態化、製度化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其中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服務規範已正式立項廣州市地方標準。
二是發揮“提案人”督辦作用。《關於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強力助推我區科創企業上市的建議》提案被列為區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和2022年度廣東省知識產權基層改革創新舉措,進一步擴大覆蓋麵、提升增信力,持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已形成可複製經驗推廣至北京、珠海及相關地區。
三是做好“後半篇”服務文章。建立《回訪台賬》,積極跟蹤企業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改進完善情況,了解進度和存在困難。發揮政策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重新規劃企業知識產權布局,在商業秘密、競業限製等方麵增加具體舉措,進一步提高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整體效果。(運用促進處 林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