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山街道持續強化“紅山紅,心連心”黨建引領,健全“大黨工委”工作機製,以“黨建+”賦能民生工程建設,推動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強大合力,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回應民生期待,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一、創新機製整合資源,下好民生工程“一盤棋”
創新“居民—社區—街道”民意收集反饋機製,將敬老助殘、環境治理、老舊小區改造、便民服務等內容納入“民生菜單”,形成“社區點單、大黨工委接單、群眾評單”垂直工作模式,整合基層黨員、黨組織、大黨工委成員單位等各類資源,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基層下沉、在基層聚集、為基層所用,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提供精準服務。紅山街道遠航小區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存在三線混亂、道路塌陷、牆麵斑駁等問題,社區上報問題後,大黨工委成員單位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積極認領,出資出力協助社區開展“微改造”。目前三線整治、地麵填平工程已完工,牆麵修複穩步推進,遠航小區舊貌換新顏,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二、夯實陣地建強隊伍,擦亮誌願服務“金招牌”
以大黨工委成員單位為基礎建立“誌願服務人才庫”,注重吸納企業黨員、居住地黨員、退休黨員、熱心人士參與誌願服務,不斷擴大誌願人才庫規模。充分發揮“大黨工委”成員單位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廣大黨員亮明身份、亮出承諾,投身“美麗家園”建設、創衛鞏衛行動、困難群眾幫扶、傳統文化宣傳等重點工作,使誌願隊伍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2023年“大黨工委”成員單位組織或參與的誌願活動達246場,認領微心願、微項目213個,結合主題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4個,誌願者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長,用心用情服務社區、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成效獲得群眾高度認可。
三、搭建平台打破壁壘,構建政企協作“新格局”
凝聚“大黨工委”成員、駐區單位力量,建立各黨建聯盟單位廣泛參與的工作平台,成立工作專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實現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大事共議、要事共辦。雙沙社區作為改製社區,民眾改造意願強烈,急需通過舊村改造解決城中村痼疾,實現華麗轉身。雙沙舊村改造項目2021年引入合作企業,2022年舊改實施方案獲區政府正式批複,後合作企業資金鏈斷裂導致回遷房建設進展緩慢。為圓雙沙民眾新居夢,街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央企中建八局,使雙沙舊改項目成為黃埔區2023年首個央地合作城市更新項目,為央地合作聯合推進新型城市化做出有力示範。央企進駐補齊資金、技術、人員短板,街道持續做好統籌、協調、服務工作,持續鞏固“拆”的成效,全麵提升“治”的質效,全力打造“興”的樣板,目前雙沙2號地塊八棟樓房全部封頂,預計將提供1488套回遷房,讓雙沙民眾享受城市更新帶來的發展紅利。
四、打造矩陣凝心聚力,擘畫海絲未來“新藍圖”
打造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的紅色矩陣,圍繞街道“7+7”重點項目鋪排工作,聚焦製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集思廣益、較真碰硬,不斷想新招、出實招、使硬招,以重大項目建設強鏈補鏈鍛鏈,為強信心、穩增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紮實推進轄區重大項目,特別是廣州交通大學、黃埔杏林創新穀、廣州地鐵5號線項目進度,街道多次聯合區重點辦、廣州地鐵、信聯公司、廣州冶煉廠、中遠海運等相關單位協調征地事宜,用心用情做好征收地塊權屬企業思想工作,盡心盡力保障重大項目按期交地開工。2023年保障廣州地鐵5號線雙沙站及雙沙停車場按期投入使用、地鐵13號線C出入口開通;廣州交通大學征地進度達到年度預計目標;完成黃埔杏林創新穀地塊一、地塊四、地塊五共計9.55萬平方米土地移交工作,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完成率達200%。著力補齊交通、教育、醫療短板,推動紅山“行”有所通、“學”有所成、“醫”有所養,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助推“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
(供稿:黨建辦 孫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