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紅山街道航專社區乘著全街“美麗家園”建設行動的東風,堅持“黨建引領是核心,群眾參與是根本”,通過“聚力、賦能、建製、增效”四步走,帶領居民群眾開展“小微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果,轄區環境麵貌煥然一新。
(圖:航專社區門口)
彙聚“微力量”,增強治理凝聚力戰鬥力
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引領,建立“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協調處置”工作機製,每季度定期組織廣州航海學院保衛處、後勤處等成員單位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問題、解決困難。同時,充分整合高校、物業、誌願者等力量資源參與社區治理,發揮物業門崗的“前哨作用”,加強外來人員和車輛的詢問登記,從源頭處控製亂貼、私貼小廣告等亂象;發揮“聯”字作用,與街道掛點科室、轄區“大黨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全域環境衛生清潔大整治活動,發動社區黨員、誌願者、環衛工人擦洗宣傳欄、清掃落葉、清除衛生死角等,切實營造“更幹淨、更整潔、更有序”的社區環境。
(圖:航專社區與“大黨委”成員單位航海學院聯合開展美麗家園主題黨日活動)
善用“微網格”,有效提升治理服務效能
以誌願服務為重要抓手,依托“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責任區”三級聯動縱向治理組織體係,打造“4+1+N+”微網格管理模式(即4個微網格內的每1名網格黨員聯絡N戶居民,服務網格內所有條線)。針對個別居民不配合美麗家園行動的情況,發揮網格黨員熟悉鄰裏情況的優勢,反複上門宣傳發動;發揮網格工作信息台賬作用,持續更新完善網格黨員名冊、居民車輛信息、誌願服務隊名單等資料,對小區出現亂晾曬、亂扔垃圾、亂停放車輛等情況,能夠及時快速聯係到居民配合整改;打造一支美麗家園誌願服務隊,發動網格黨員和誌願者時刻關注小區環境衛生情況,及時在網格工作群上報發現的問題,協調溝通解決。
(圖:發動網格黨組織和網格黨員參與)
構建“微機製”,宣傳帶動群眾提升素養
“建設美麗家園重要的是群眾的參與,現在居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有些居民發現亂扔垃圾、亂停放問題就會拍照發到居民群裏。”航專社區黨支部書記黃玉芬說。
針對轄區實際,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主導,物業公司、社區工作人員、誌願者共同參與、分片包幹、責任到人的責任製度,社區黨支部書記帶頭帶動社區黨員、誌願者等骨幹力量對各自責任區開展自查自糾,地毯式巡查問題、整改問題,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管理維護機製。注重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居民工作群等平台載體,宣傳報道美麗家園建設行動工作動態,曝光、批評不文明不衛生行為,將文明行為、整潔家園、家風家教等元素融入居民公約,加強宣傳引導,有效激發廣大居民群眾從“要我美”轉變為“我要美”,共同營造美麗家園。
(圖:召開工作會議劃分責任區,分片包幹、責任到人)
(圖:航專社區召開座談會發動婦女參與美麗家園建設)
開展“微服務”,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家園
以“微整改”為重點,因地製宜投入資金約4萬元開展社區公共空間改造,有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對破損路麵、排水渠、停車位、廣告欄、三線混亂等基礎設施20餘處進行修繕改造,重新粉刷小區破舊圍牆麵積約500平方米,為休閑公園裸露花圃重新植綠複綠,通過基礎修繕、景觀綠化、環境美化,變“舊”為新、化“亂”為整,大大提升了社區美觀度和群眾滿意度。
(圖:圍牆粉刷前)
(圖:圍牆粉刷後)
以“微活動”為載體,找準美麗家園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組織開展尋找“最美家庭”、安全宣傳“五進”、婦女法律講座、垃圾分類、學雷鋒誌願服務、黨建共建、主題黨日等“美麗家園”建設主題活動20餘場次、500餘人次參與,開啟多樣態的“美麗家園+”建設,拓展美麗家園的外延和內涵,營造全民參與美麗家園建設的濃厚氛圍。
(圖:航專社區“慶三八婦女節共建美麗家園”活動)
“小區現在非常的幹淨整潔,環境越來越好了,傍晚時分周邊很多居民喜歡到我們這裏來散步。”航專社區居民交口稱讚。
下一步,航專社區將鞏固美麗家園建設成果,引導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治理,廣泛利用多種宣傳載體以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引領社區居民“人人參與、家家上陣”,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