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紅山街道航專社區出現1例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航專社區黨支部第一時間吹響戰“疫”集結號,快速響應、集中調度、迅速行動,廣泛發動黨員誌願者參與疫情防控,通過建立健全三個“疫”線機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勠力同心、戰“疫”同行強大合力,全麵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黨建紅”聯動“誌願紅”築牢疫情防控“紅色堡壘”。
高效組織動員,思想引領在“疫”線
10日中午,接到區有關部門通知後,紅山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在中高風險區外成立臨時指揮部,街道主要領導帶隊到航專社區現場研判分析疫情形勢,部署應急處置工作。
街道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到場指揮調度應急響應工作
廣州此輪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傳播速度快、傳染力強、代際間隔更短的特點,為了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快速切斷疫情傳播鏈條,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紅山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航專社區黨支部果斷行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照“一圖一表一冊”,采取線上招募、電話問詢等方式精準發動下沉報到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截至11日,58名下沉報到黨員積極響應,穿上“紅馬甲”,投身戰疫一線。
黨員誌願者積極響應,投身戰疫一線
開展崗前培訓
科學精準防控,黨員衝鋒在“疫”線
航專社區居民中有不少為廣州航海學院、文衝船廠和其他企事業單位職工黨員,該群體黨員前期已下沉航專社區,在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群眾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了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的作用,具備較豐富的社區防控和服務保障經驗,是航專社區疫情防控不可缺少的力量。
協助開展核酸檢測
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紅山街道有效整合街道、航專社區黨支部、下沉黨員誌願者力量,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擔當,組建風險人員信息排查小組,成立核酸檢測、後勤保障、24小時應急值守三支黨員先鋒隊,為中高風險區居民提供上門核酸采樣、生活物資保障、安全保障等服務。廣大黨員幹部服從指揮、迎難而上、就地轉崗,主動請纓,並肩作戰,形成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社區居委帶動黨員誌願者幹、黨員誌願者帶動社區群眾幹的同心抗疫局麵。
夜間巡查值守
10日晚上,完成475名風險人員信息排查任務,摸排空巢獨居老年人、困境兒童、孕產婦、基礎病患者等17名重點人員情況。截至12日,三天累計核酸檢測1002人次,其中上門采樣347人次。
傾力排憂解難,暖心服務在“疫”線
麵對突發疫情,航專社區精準發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爭分奪秒強化服務保障,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群眾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醫等基本民生服務,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和幫助力度,著力解決臨時管控區人民群眾實際困難。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黨員誌願者為社區186戶居民運送米麵蔬菜等生活物資、緊急藥品和快遞,幫助居家隔離居民清運生活垃圾。社區陽性患者和密接人員轉運隔離後,黨員誌願者定時上門照看和喂養“留守”在家的貓狗寵物,將細致務實的暖心服務送到居民家中、送到群眾心裏。
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和快遞
居民張女士的父親90多歲,獨自居住在文衝街道開元社區,暫時無人照顧,航專社區居委會得知消息後立即請示街道,街道第一時間派人上門探望老人,送上飯菜和水果,詢問老人身體健康情況和生活狀況,了解困難及需求;同時,街道與文衝街道開元社區積極對接,由開元社區居委會接力負責老人的後續生活保障。
上門探望獨居老人,送上飯菜和水果
“紅馬甲”活躍於航專社區的各個角落,在排查登記、信息采集、維持秩序、運送物資等工作中默默奉獻,用全心付出詮釋無言大愛。年紀稍大的張育華同誌是社區疫情防控的積極分子,經常出現在協助上門核酸采樣的現場,他說:“現在是社區抗疫關鍵時期,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必須站出來為社區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航專社區正是以這種“黨建引領+誌願服務”模式,為人民群眾築起了一張溫暖而又堅固的疫情防控網。
(供稿:紅山街道湯誌勇、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