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埔區紅山街道廣冶菠船社區開展“變廢為寶賀中秋,垃圾分類環保行”主題活動。
該社區結合中秋節傳統食品月餅和柚子,采用知識問答形式,從月餅的外包裝、防腐劑、塑料袋、刀叉、月餅進行分類講解。
為了讓居民們感受濃濃的傳統節慶文化,傳遞綠色環保新風尚,專管員組織居民變廢為寶、巧手做燈籠,利用家中的“垃圾”,如飲料瓶子、一次性筷子、水果包裝網、CD碟片、紙盒子等等,根據自己的創意和構思手工製作各種特色燈籠。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居民群眾認真地動手操作起來,大家一邊嘮著家常,一邊仔細剪裁,製作燈籠框架。不一會兒,一盞盞漂亮燈籠製作完成,大家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燈籠,都樂在心頭,喜在眉梢。
“自己製作的燈籠,雖然不夠精致,但是很享受製作的過程,變廢為寶,實現物品的循環利用,環保又有意義,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更有過節的氣氛了。”參與活動的李阿姨高興地說。
中秋將至,該街道讓街坊們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從源頭做到垃圾減量,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讓傳統節日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供稿:紅山街綜合發展中心 吳亞萍 柯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