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114401120075262080/2023-00567 分類:
發布機構: 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3-11-17
名稱: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的通知
文號: 穗埔府規〔2023〕4號 發布日期: 2023-11-21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11-21  瀏覽次數:-

穗埔府規〔2023〕4號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的通知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直屬各單位;黃埔區各街道、鎮,區府屬各單位:

  現將《廣州開發區、廣州市黃埔區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執行過程中如遇問題,請徑向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反映。

  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7日

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製定目的】為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加強社會監督,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範圍】本辦法適用於本區範圍內市場主體提出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參與涉企政策製定、參與營商環境評價以及監督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等營商環境建設活動。

  第三條【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營商環境建設相關職能部門和市場主體要雙向建立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職能部門要坦蕩真誠同市場主體接觸交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依法依規為市場主體解難題、辦實事,守住交往底線,防範廉政風險,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市場主體要積極主動與職能部門溝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潔身自好走正道,遵紀守法、光明正大搞經營。

第二章 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

  【暢通政企溝通聯係渠道】營商環境建設相關職能部門應保障政企溝通聯係渠道暢通,采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便利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

  五條【鼓勵提出意見建議】鼓勵市場主體對市場準入、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勞動力市場監管、獲得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促進市場競爭、企業破產、政務服務和市場主體滿意度等營商環境建設相關事項或者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六條【意見建議辦理、采納與反饋】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將收集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工作職責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辦理,辦理部門應當在指定期限內回複辦理情況。

  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對市場主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類整理、分析研究,在作相關決策時予以充分考慮,意見采納情況應當向提出主體進行反饋,不采納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七條【營商環境觀測點】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選定一批定點聯係的民營企業,作為營商環境觀測點,定期開展走訪調研,更好傾聽民營企業呼聲。對觀測點企業反映的具體問題和意見建議,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跟進辦理。對觀測點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解決。

第三章 涉企政策製定

  第八條【涉企政策製定】鼓勵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參與涉企政策製定。區涉企政策起草部門在征求意見過程中,應當兼顧不同行政區劃、不同所有製、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市場主體,原則上中小企業代表比例不低於50%,做到覆蓋麵廣、代表性強。

  (一)對不同市場主體、行業有重大影響的綜合性政策,應當充分聽取各類有代表性的市場主體代表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

  (二)涉及特定行業、產業的專項政策,應當有針對性地聽取市場主體代表和有關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

  (三)對關係市場主體切身利益、專業性較強的涉企政策,可邀請市場主體代表、相關領域專家等參與起草。

  出台前依法需保密的涉企政策,可以通過簽訂保密協議等方式在一定範圍內聽取市場主體代表的意見建議。

  第九條【政策征求意見】政策起草部門在政策起草過程中應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問卷調查、書麵發函、個別訪談等方式,廣泛聽取與政策關聯性強的市場主體意見。具備條件的,應在征求意見前向市場主體提供政策初稿和起草說明。

  適宜公開征求意見的,政策起草部門應同步向市場主體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期限按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規定執行。

  與市場主體直接相關、影響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重要專項政策,除依法需要保密外,政策起草部門要通過召開聽證會、論證會、第三方評估等方式進行全麵評估。

  第十條【意見建議處理】對市場主體和行業協會商會提出的意見建議,政策起草部門應認真研究處理,並將意見采納情況以適當方式反饋。對合理的意見建議,應充分吸收采納;對不予采納的,應在反饋時說明理由。

  按程序上報本級政府審議的涉企政策,政策起草部門應對征求市場主體意見采納情況進行專門說明,未履行征求市場主體意見程序的涉企政策不予提交審議。

  第十一條【政策宣貫】涉企政策出台後,除依法需保密外,政策起草部門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行政規範性文件統一發布平台管理辦法》等,在規定時間內公開發布。

  涉企政策公布後,政策起草部門應同步組織開展解讀,利用各種媒介及時發布政府的權威解讀。加強直接麵向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發布和解讀引導。

  區政策兌現部門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根據政策文件與市場主體的規模、行業等相關要素之間的匹配度,積極通過省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等渠道將政策推送給相關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實現政策精準推送,擴大政策知曉度。

  第十二條【政策實施】涉企政策實施部門應當接受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對涉企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對反映政策不完善、執行不到位或“選擇性執行”等問題線索,實施部門應予以核實,依法依規研究解決,並反饋處理結果。

  第十三條【政策評估和調整】適時開展政策實施後評估,涉企政策實施部門可委托行業協會商會或其他獨立第三方機構開展涉企政策實施後評估,形成評估報告,作為涉企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對市場主體意見集中、確有調整必要的涉企政策,實施部門應結合市場主體意見建議和實施後評估報告及時調整。對可能增加市場主體成本、影響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政策調整,應在聽取市場主體意見的基礎上合理設置緩衝過渡期,為市場主體留出充分的調整適應時間。

第四章 營商環境監督

  第十四條【營商環境監督】支持和鼓勵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建設進行社會監督。市場主體發現本區行政機關和公共事業單位存在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損害營商環境建設的行為,可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專欄、“黃埔營商”公眾號及相關電子郵箱、電話、信函等途徑,向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投訴舉報。

  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反映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屬投訴;非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反映損害營商環境情形的,屬舉報。

  第十五條【監督處理機製】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負責本區營商環境問題受理、轉辦、核查、督辦工作,實行台賬管理、限期辦結、全程跟蹤、對賬銷號、定期分析、案例通報、績效考核製度,建立與紀檢監察機關等單位的聯動工作機製,加強工作協同,形成工作合力。

  第十六條【投訴舉報受理範圍】對以下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投訴舉報,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

  (一)違法幹預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事項;

  (二)製定或者實施政策措施不依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

  (三)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

  (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強製或者變相強製市場主體參加評比、達標、表彰、培訓、考核、考試以及類似活動,或者借前述活動向市場主體收費或者變相收費;

  (五)違法設立或者在目錄清單之外執行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

  (六)不履行依法訂立的各類合同,或者違約拖欠市場主體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

  (七)變相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許可,繼續實施或者變相實施已取消的行政許可,或者轉由行業協會商會或者其他組織實施已取消的行政許可;

  (八)為市場主體指定或者變相指定中介服務機構,或者違法強製市場主體接受中介服務;

  (九)製定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時,不按照規定聽取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意見;

  (十)其他不履行優化營商環境職責或者損害營商環境的情形。

  第十七條【不予受理範圍】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不受理下列投訴舉報:

  (一)自然環境條件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二)市場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

  (三)應當通過或者已進入司法程序等法定程序解決的;

  (四)沒有新的證據重複投訴舉報的;

  (五)反映工作人員貪汙受賄等個人違法違紀行為的;

  (六)其他不屬於營商環境監督職責範圍的。

  第十八條【受理期限】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在2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並告知投訴舉報人。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原因。

  第十九條【答複期限】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可以將投訴舉報轉交被投訴舉報單位並要求其作出答複。對於較為簡單的投訴舉報事項,被投訴舉報單位答複時限自收到交辦通知之日起不得超過3個工作日;對於涉及多個部門或重大疑難等較複雜的投訴舉報事項,答複時限自收到交辦通知之日起不得超過7個工作日。因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應當在答複期限屆滿前書麵報告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同意,延長時間不得超過7個工作日。

  第二十條【核查處理】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對被投訴舉報單位的答複結果進行核查,存在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應向被投訴舉報單位發出整改建議。

  被投訴舉報單位拒不改正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可以提出處理意見報請管委會、區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在核查過程中發現涉嫌違法違紀的,按有關規定移交區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處理。

  第二十一條【舉報等級】舉報根據舉報證據與事實查證結果,分為三個等級:一級為提供被舉報方的詳細事實、線索及直接證據,協助查處工作,舉報內容與事實完全相符的;二級為提供被舉報方的事實、線索及部分證據,不直接協助查處工作,舉報內容與事實相符的;三級為提供被舉報方的事實或線索,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或協助查處工作,舉報內容與查辦事實基本相符的。

  第二十二條【舉報獎勵】舉報問題經有權機關查實的,由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視情節和處理結果對舉報人實行獎勵。屬於一級舉報獎勵的,獎勵2000元;屬於二級舉報獎勵的,獎勵1000元;屬於三級舉報獎勵的,獎勵500元。

  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有權機關處理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書麵或電話告知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

  舉報人應當在接到獎勵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持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前往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領取獎金。無正當理由逾期未領取獎金的,視為主動放棄。

  第二十三條【投訴舉報人責任】投訴舉報人應當遵循誠實、守信、自願、合法的原則,不得弄虛作假、歪曲虛構事實、蓄意誣陷被投訴舉報人,有上述情形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保密責任】接受和處理舉報的相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違反工作紀律和保密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對違反有關規定的責任人員進行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營商環境評價和激勵

  第二十五條【營商環境觀察員】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健全營商環境觀察員製度,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專家學者、行業協會商會代表等作為觀察員,收集並及時反饋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工作的意見建議及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等情況,客觀公正地提出監督、評價意見。

  第二十六條【評價】區營商環境改革主管部門應當以市場主體滿意度為導向,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調查,鼓勵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對營商環境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推動本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等第三方機構對優化營商環境問題開展調研,向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提出專業性報告和政策性建議。

  第二十七條【激勵機製】建立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激勵機製。結合營商環境日等活動,每年從市場主體和行業協會商會中評選營商環境建設積極參與者,發布最具價值意見建議,進行廣泛宣傳激勵,營造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優先考慮聘請獲獎者為新一屆營商環境觀察員。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八條【法律效力位階】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規範性文件對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九條【實施日期】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