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主題沙龍。李劍鋒 攝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
諾獎群英肖像館在知識城揭幕,圖為諾獎得主在肖像前留影。李劍鋒 攝
4月28日-30日,廣州黃埔迎來一場科技與智慧的盛宴——首屆“諾貝爾英雄論道中新廣州知識城”活動在這裏舉辦。三天時間裏,4位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知識城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企業,與青年學子、科創人才和企業家對話交流。中外科技創新思想在“廣州活力創新軸北極點”知識城交彙碰撞,新質生產力的“火花”激情四射。
全球頂尖科學家高峰論道
人工智能能否預測未來?科技發展如何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人工機器分子和人工智能對科技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4月30日,“諾貝爾英雄論道中新廣州知識城”盛會在廣州黃埔君瀾酒店舉行。現場,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等3位諾貝爾獎得主高峰論道;諾貝爾獎得主攝影肖像藝術家彼得·巴德,林道大會基金會董事總經理尼古拉斯·特納、林道大會列支敦士登大使奧蕾莉亞·弗裏克博士作為特別嘉賓出席活動。6位重磅級嘉賓圍繞“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的未來”,立足中新廣州知識城,從不同領域出發,探討科技前沿話題,深入剖析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首屆“諾貝爾英雄論道中新廣州知識城”活動以“論壇+研討會+對話交流”的形式舉行,除了30日當天的盛會,本屆活動還開展了諾獎得主走進知識城、走進校園以及企業閉門交流。
4月28日上午,2016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教授做客位於知識城的廣州新僑學校。廣州新僑學校是廣東與新加坡在基礎教育領域“牽手”的代表性項目。在分享環節中,斯托達特教授分享了他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此激勵學生們勇於探索未知領域。他說,對科學研究的熱愛是他持續從事化學研究60多年的主要原因,即使麵對挑戰和困難,他始終保持對科學的激情,並將其視為一種“癮”,這種熱情是推動科學探索的原動力。
28日上午,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來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與青年學子、科學家交流分享科學研究的經驗與心得。阿龍·切哈諾沃教授在分享中鼓勵青年人,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既要考慮個人興趣,也要關注社會價值,這樣才能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保持持久的奮鬥激情,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諾貝爾英雄論道中新廣州知識城”活動促進諾貝爾獎得主、國內科學界專家學者、行業企業家及青年學者的互動,激發更多創新概念,從科學家、科研機構、企業、高等院校等不同視野和維度出發,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及交流互動平台。
知識城濃厚“知識氛圍”獲盛讚
4月29日,位於中新智慧園知識城國際科技中心的諾獎群英肖像館揭幕,該肖像館由諾貝爾獎得主肖像攝影藝術家彼得·巴德先生創作。肖像館內陳列著49位諾獎得主的個人攝影像,在呈現的攝影肖像中,他們或在對話,或在工作,或是麵對鏡頭進行沉思,細節顯現出攝影師對圖像的構圖和對人物的感情色彩。彼得·巴德介紹,他從20多歲就開始攝影諾獎得主的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後對他而言都有故事。
“肖像館隻是一個開始,我們旨在通過諾獎得主,建設一個國際交流平台,進而鏈接全世界的科學家。”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粵港澳大灣區大使、廣州科獎星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萬寶表示,“中新廣州知識城是一個國際科學和科技的一個交流平台,也是我們進行科技交流的橋梁。”
作為中國與新加坡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始終聚焦“知識”破題,全力打造“三集群兩高地”,形成“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生產應用”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元素最集中的地區,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在廣州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中,中新廣州知識城也被賦予打造廣州活力創新軸“北極點”的使命。
揭幕活動現場,阿龍·切哈諾沃教授對知識城不吝讚美。他表示,作為曾多次來訪中國的老朋友,對這裏的一切變化都感到無比震驚。“我十年前看到這座城市的照片時,這裏還是一片空曠。但當我今天親自來到這片土地,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各種各樣的高樓大廈、創業公司都在此佇立,這裏的變化簡直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當被問到此次來訪知識城的感受時,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教授形容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知識城市”,並且對廣州的自然景觀表示非常欣賞。他特別提到,這裏的建築之美、開闊的土地以及專注於知識的氛圍,都讓他印象深刻。
國際科研平台落戶知識城
活動現場,science.now知識城辦事處正式揭牌。science.now是一個科學社交網絡平台,供全球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就關鍵問題進行合作。該平台得到了來自諾貝爾獎、圖靈獎、阿貝爾獎、菲爾茲獎得主等知名人士的支持和認可。
2019年,在廣東-新加坡合作理事會會議上,林道大會、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科獎城控股有限公司與Science.now GmbH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四方旨在依托中新合作以及科獎城控股有限公司的資源渠道,引進Science.now等組織資源,彙聚全球科學巨人在廣州開展一係列國際科技人才合作項目,助力打造知識城成為“全球頂尖科學家的創新基地,中外青年科學家的發展搖籃”。
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中新戰略合作踐行者和重要載體平台,響應中新雙方“繼續提升共建水平,擴展在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業、知識產權保護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的共識,通過中新雙方的資源共享與協作,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達成合作,彙聚全球頂尖科學家及科技界智庫資源,開展一係列國際科技人才合作項目,本次“諾貝爾英雄論道中新知識城”便是其中係列重點活動之一。
據悉,本次大會將為有意向與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的諾獎得主提供科技合作的落地方案,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引入國際頂尖智力資源,助力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成為“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範區。”
(林文慧、範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