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建強用好“2+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高質量培育新質生產力。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賈自豪 攝
圖為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 李劍鋒 攝
實施招商招才聯動,戰略科學家帶項目落戶,可對項目和個人給予“一攬子”支持;不僅獎勵“千裏馬”,也獎勵“伯樂”,引薦自己朋友圈、師生圈裏的人才也有機會獲得“伯樂獎”;由企業自主評定“產業緊缺人才”,個人獎勵最高20萬……3月4日,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召開的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簡稱“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正式發布。該政策圍繞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實施企業家聚能、科技人才領跑、青年人才強基、技能人才支撐、緊缺人才補鏈、人才環境提升等6大行動,對個人給予最高500萬元購房補貼,對創業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創業資助和1000萬元投資獎勵,扶持力度領跑全國,彰顯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鮮明導向。
真心愛才:
“上管老、下管小”服務再次“加碼”
安居、樂業、暢行、健康、上管老、下管小……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人才服務上的不遺餘力,早已名聲在外,坊間更是流傳著許多“黃埔愛才”的佳話。
據悉,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在這六個方麵再一次“加碼”。
——在安居服務方麵,加強人才住房籌集,入住人才房可提供50%租金補貼。
——在樂業服務方麵,建設人才一站式服務專區,提供綜合人才服務;實施人才商事服務極速辦,實現即來即辦、當場出證;升級黃埔人才卡,製定黃埔人才碼,提供金融、知識產權、人才招聘、交流合作等服務。
——在健康服務方麵,建設高端人才健康服務中心,開展全周期健康管理,實施免費體檢;高層次人才在黃埔區內指定醫院看中醫,可享受一定額度免費中醫藥服務。
——在暢行服務方麵,設置人才服務專窗,為人才辦理出入境、停居留等事項提供便利;提供“機場便捷通”服務,人才可享受機場貴賓通道。
——在上管老、下管小服務方麵,把人才父母納入人才房保障範圍給予租金補貼,每年開展免費體檢;解決好人才子女入學入托問題。
“做好人才服務,我們從來都是不拘一格,不遺餘力的,人才服務政策不斷升級,為企業提供服務的部門不斷增多,服務手段也在不斷創新。”廣州市黃埔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以黃埔區融媒體中心打造的政府與企業、政府與人才溝通對接的服務平台——《解憂咖啡館》為例,介紹了區內各部門在服務企業和人才方麵的手段創新。他說,《解憂咖啡館》不僅是一檔根據新聞故事拍攝而成的情景微綜藝節目,更是一個擁有多種互動渠道的服務平台。“既為相關政策贏得高流量傳播,又能真正為人才和企業解決問題。”
“廣州國際生物島是黃埔區人才非常集中的區域,近年來每年約有150名海內外優秀人才到生物島發展。”廣州國際生物島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物島正在建設人才生態島,打造國際人才會客廳、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人才協作中心、人才健康中心、國際人才社區、人才活動中心、人才文化交流中心等七大陣地,人才的集聚與生物島多元化聚焦人才服務需求,營造“重才、愛才、惜才”的濃厚氛圍是分不開的。“‘上管老、下管小’的服務,不僅解決了科研人員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有歸屬感,能安居樂業,也更有利於公司的招聘。”從事生物醫藥、mRAN疫苗研發的惠正奇醫藥(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回愛民對“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的評價是“非常接地氣”。他說,2023年,他的公司之所以選擇落戶黃埔,就是因為他感受到,黃埔是真心想為企業和人才解決問題的。
精心用才:
領軍企業家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元
視人才為珍寶,關鍵是要讓人才有用武之地,讓珍寶綻放光彩。廣州市黃埔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堅持“以產聚才,以才促產”,推動產才聯合對接、聯動發展,讓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發揮引擎作用。
新政策實行“招商招才聯動”。戰略科學家帶項目落戶,可對項目和個人實行一攬子支持,個人可直接認定為傑出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購房補貼或提供最長10年免租科學家寓所。
對龍頭企業,每年遴選一批突出貢獻企業家,依托全國首個海歸小鎮,建設企業家寓所,為突出貢獻企業家提供3年免費居住;對成長型企業,每年評選一批領軍企業家,對其創業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創業資助和1000萬元投資獎勵;對小微企業,每年評選一批新星企業家,給予相應的支持;對投資管理人才,每年評選一批先鋒投資人才、優秀管理人,給予個人“企業人才獎”,頒發人才證書,提供高層次人才服務。
“截至目前,黃埔區共認定領軍人才200餘人,在領軍人才創辦的企業中,共有10家企業成功上市,5家獲評全球獨角獸企業。”廣州市黃埔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能讓各類人才在產業中“百花齊放”,發揮引擎作用,必將吸引更多優秀科技人才紮根黃埔,在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中貢獻智慧。
“近幾年,黃埔大力推動企業的產業化升級,出台的人才支持政策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趙宇亮表示,尤其是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對人才進行分類,覆蓋了產業鏈、創新鏈等優秀科技人才、技術類人才,精準施策,精準用才,係統全麵,也更加容易落地。
傾心引才:
授權企業自主評定“產業緊缺人才”
如何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來黃埔創新創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可以說是求賢若渴,不拘一格。
據悉,在“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的製定過程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通過召開人才座談會、到企業調研、發放問卷等方式,收集企業和人才意見,經過歸類整理,在政策中進行吸納。根據企業訴求,重點強化科技人才、產業緊缺人才、技能人才支持。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是廣州科技創新主引擎,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如何更好地吸引優秀的科技人才?最讓人才“叫好”的購房補貼政策,繼續延續,每年評選優秀、精英人才,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購房補貼。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還拓寬了科技人才支持範圍,新增了“新秀科技人才”層次,此次政策重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給予50萬元購房補貼,從而鼓勵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到黃埔創新創業。
新政策針對產業緊缺人才,專門推出了精準的引才政策。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支持,並製定不同的獎勵名額分配規則。每個產業按環節細分,分別劃定貢獻門檻,向企業分配獎勵名額。建立“破四唯”人才評價機製,人才評價不唯論文、不唯職稱、不唯學曆、不唯獎項,由企業自主評定“產業緊缺人才”,個人獎勵最高20萬元。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是製造業大區,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大批能工巧匠。如何吸引技能人才,擴大技能人才隊伍?新政策明確,每年評選約20名黃埔工匠,給予最高30萬元支持;每年評選約1000名黃埔技工,給予6000元住房補貼。
新政策除了獎勵“千裏馬”,還獎勵“引才伯樂”。鼓勵獵頭機構為企業引進高端緊缺人才,機構為本區引進1名人才或1個人才項目,最高獎勵30萬元;鼓勵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向本區輸送高技能人才,每引進1人補貼最高2000元。
“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一直十分緊缺。”據廣州市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專門設置集成電路產業緊缺骨幹人才支持條款,精準支持人才,對增強人才吸引力、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有重要意義。”
“我們公司已有5位由黃埔區評定的高層次人才,他們為算法研究、芯片設計等方麵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區內集成電路企業、廣州安凱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勝發看來,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其獎勵範圍除了高層次人才,還包括核心技術骨幹類人才,這對於企業梯隊建設、整體研發實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悉心育才:
遴選優秀青年擴大“人才蓄水池”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吸聚更多青年創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因此,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一貫注重引育青年人才,集聚源頭活水。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質量發展30條”,在引進和培育青年人才方麵,同樣也誠意滿滿。
新政策鼓勵具有博士學位培養點的科研院所選派優秀青年人才到境外知名高校進行國際博士聯合培養,給予最高60萬元資助。據了解,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開展國際人才培養,預計10年內通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校本部培養2700多名碩士、博士、博士後等專業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長期戰略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同時,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還依托140多家博士後設站單位,大力招收博士後,給予在站生活補貼,博士後出站後到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就業創業,給予最高40萬元安家費。此外,新政策建立了人才“蓄水池”,遴選優秀青年人才“入池”,給予最長6個月免租公寓。
“學生就業難和企業招人難,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同時並存的,”廣州市黃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黃埔區的政校企合作定向引才,由政府設立專項資金,與國內知名高校開展戰略合作,為區內重點企業定向培養人才,就同時解決了學生就業難和企業招人難的問題。
對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悉心育才,在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職的任亮亮感觸尤深。2021年,任亮亮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後入職“視源電子”。妻子為了支持他的工作,辭職隨他南下。2022年,孩子出生後,他頓覺壓力倍增。養娃、買房、孩子學位……每一項都需要錢,家庭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太好的他甚至一度想回老家工作。
“就在那時,黃埔區委組織部人才中心跟我介紹了區裏的人才政策,及時通知我參評,我最終成功入選黃埔高層次人才,獲得200萬元的購房補貼,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他說,如今他已在黃埔購置一套137平的住房,家人的居住需求和孩子的學位需求均得到滿足,“我現在隻管安心地在黃埔工作就好了”。
(許婉、黃蓉芳、楊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