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沉浸式舞台劇《黃埔!黃埔!》 李劍鋒 攝
五位紅棉老兵接受少先隊員獻花 李劍鋒 攝
曹淵後人曹海星講述革命英雄曹淵的故事 李劍鋒 攝
聽將帥後人講述英雄事跡、講紅棉老兵故事傳承薪火、賞大型沉浸式舞台劇《黃埔!黃埔!》......一朵紅棉花,一座英雄城。三月來,又是一年英雄花開之際,火紅如炬的木棉花爭相開放,承載了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紅色記憶。3月6日下午,“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係列活動黃埔分會場啟動活動在黃埔軍校劇場廣場舉行。本次係列活動以“賞英雄花 遊英雄城 傳英雄誌 弘英雄氣”為主題,展開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展演展映活動,傳承英雄誌、弘揚英雄氣、銘記英雄心。
傳承英雄誌:
聽將帥後人講述英雄事跡
本次活動開展的地點黃埔軍校在近百年前是舉世知名的中國“將帥搖籃”,“到黃埔去”便是那個時代有誌青年中的流行語。從黃埔軍校舊址出發,在黃埔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流傳著一個個動人的紅色故事。故事中,英雄人物的信仰信念熾烈如火、曆久彌新。模範革命軍人曹淵便是其中的一位。在本次活動現場,曹淵後人曹海星為觀眾分享革命英雄的紅色故事。
據了解,曹淵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任葉挺獨立團第一營營長,在大革命時期北伐軍攻打武昌戰鬥中犧牲,年僅24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為革命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現場,曹海星談到爺爺曹淵感懷至深:“在攻打武昌城前夜,我的爺爺曹淵,知道要打一場血戰,就帶頭寫下了給家人的遺書,表明了和敵人決一死戰的決心。1926年9月5日淩晨,他帶著敢死隊,冒著城頭射來的炮火和彈雨,樹雲梯,奮勇登城,與城樓上的敵軍殊死相搏。”
在城下紛飛的彈雨中,曹淵提筆向團長葉挺緊急報告:“團長,天已拂曉,登城無望,職營傷亡將盡,現僅有十餘人,但革命軍人有進無退,如何處理,請指示!”就在曹淵落款寫到自己名字的最後一筆時,他不幸中彈犧牲,“淵”字的最後一筆被拖得很長。
“犧牲時,爺爺年僅24歲,隻留下我的奶奶鄭芝蘭和兩歲的孩子,就是我的父親曹雲屏。孤兒寡母的生活雖然艱辛,但奶奶在爺爺的影響下,也參加當地的革命活動,讓簡陋的家成為當地革命組織的活動點,父親後來也成為延安革命隊伍中的一員。”曹海星繼續講述道。
曹淵的故事感人肺腑,他留下的革命火種在黃埔這片熱土上繼續生長,發揚光大,在黃埔、在黃埔軍校,有著無數像曹淵一樣“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戰士,他們為祖國的革命事業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
弘揚英雄氣:
講身邊英雄故事傳承薪火
一百年前,熱血青年喊出“到黃埔去!”,爭相奔向這片熱土;一百年後,吾輩青年,熱血依然,為了實現理想和抱負,跨越山海奔赴而來。黃埔軍校精神依然代代相傳,正如漫山遍野的紅木綿正在蓬勃盛放。
在廣州,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會出現這一抹木棉紅。在活動的“紅棉映初心 英雄擔使命”主題致敬新時代身邊英雄宣講會上,宣講員講述了我們身邊英雄的故事。
第一位出場的故事主角是“馬蘭老兵”郭玉明老人,1970年12月,郭玉明應征到馬蘭核試驗基地研究所服役,曾13次進入核爆中心執行任務。1975年11月20日,郭玉明所在的連,奉命進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心,執行第四次地麵核爆試驗任務。在艱苦的環境下,郭玉明和他的戰友們奮戰兩個月,直到又一朵蘑菇雲騰空而起。郭玉明見證了我國核事業的崛起和發展,也踐行著第一代核試老兵開創的“馬蘭精神”。
英雄精神,星火傳承。巧合的是,當郭玉明從部隊退役那年,另一位有為青年踏入了火熱的部隊大熔爐,他就是盧運柏。盧運柏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帶領穿插先鋒排,穿越500米雷區,準時完成了穿插任務。經過三天四夜的血戰,他和戰友們攻占18個高地,拿下了敵軍大本營。2019年,退休後的盧運柏,回到有著濃厚紅色基因的永和街,成立了“紅棉老兵·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誌願服務隊”,帶領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基層治理。
通信尖兵劉海濤從軍12年,他先後經曆了1976年5月戰備、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1984年“兩山輪戰”,負責無線電台通訊聯絡工作,退休後他回到蘿崗街道羅蘭社區,成為一名紅棉老兵誌願者;特級飛行員王誌豪,從軍36年,從白山黑水到江南水鄉,從遼闊海域到僻遠邊陲,他駕駛戰機的航跡遍布31個省區市;為生命逆行、用火焰藍書寫熱血青春的消防員蘇金標,自投身消防事業來的15年來,共參加滅火救援1500餘次,搶救疏散被困人員1200餘人。
“英雄花開英雄城”,一個個英雄的故事正不斷續寫、永遠流傳,革命先輩的英雄精神,時時激勵著芸芸後輩一路高歌、砥礪前行。
宣講結束,故事中的身邊英雄郭玉明、盧運柏、劉海濤、王誌豪、蘇金標走上舞台,接受少先隊員的獻花。
銘記英雄心:
賞舞台劇《黃埔!黃埔!》穿越百年風雲
革命英雄的紅色故事中有如磐的初心,也有如山的信仰,這些都激勵著當代青年人在新征程上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在廣州,在黃埔,在黃埔軍校,還有很多像紅色故事中的這樣為理想信仰拚搏奮鬥、奉獻犧牲的革命英雄。
現場,觀眾前往劇場觀看舞台劇《黃埔!黃埔!》,沉浸式體驗高科技聲光電技術。據悉,《黃埔!黃埔!》是廣州市黃埔區曆時300多天打造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表演,該劇重現了黃埔軍校的百年風雲和曠世豪情,以黃埔軍校曆史文化為脈絡,共分“主義之花”“國殤狂歌”“血肉長城”“大漢聲威”“中流砥柱”五幕,講述了熊雄、蔡光舉、曹淵、蔣先雲、謝晉元、戴安瀾、左權七位先烈英勇頑強、可歌可泣的熱血故事,帶領觀眾穿越軍校百年時空,回眸那個響遍神州“到黃埔去”的熱血年代。
“我在劇中飾演的是革命英雄曹淵,他的事跡非常感人,在表演中我最深的感受是他身上的愛國情懷以及黃埔的革命精神,這些都值得我們後輩一代一代去學習。為了更好地詮釋曹淵的人物形象,我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觀看了很多電影,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演繹帶給大家更真實的英雄形象。”《黃埔!黃埔!》的主角曹淵扮演者張海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該舞台劇的總製作人、總導演佟顏說:“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我當時來到黃埔軍校采風,看到了很多的英雄故事,也被這些革命英雄的事跡深深感動,在這部劇中,我選擇不少英雄們不太為人們所熟知的‘切麵’,比如曹淵,除了戰爭,在舞台上我們更想突出的是英雄們平凡的一麵,我們更想讓觀眾看到英雄作為父親、丈夫、兒子這樣平凡的角色,在麵臨家國之時所做的選擇。”
演出結束後,現場觀眾紛紛表示劇場效果和劇情都非常震撼人心,更有不少觀眾感動落淚。
活動預告——
大篷車走進辛亥革命紀念館
3月10日上午,黃埔區“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大篷車巡展活動將在辛亥革命紀念館廣場舉行。據悉,“英雄花開英雄城”大篷車巡展活動圍繞“賞英雄花 遊英雄城 傳英雄誌 弘英雄氣”的主題,將走遍全市11個區,展現紅色廣州、活力廣州、幸福廣州風采,讓紅色文化遍地開花,大篷車的旗幟將於3月10日傳遞到廣州市黃埔區。
大篷車融合了舞台展演、互動體驗、文化展板等功能於一體,多元化展示“英雄花開英雄城”的黃埔風采。現場演出薈聚對唱、朗誦、魔術、曲藝等豐富的藝術形式,攤位展覽擺放著琳琅滿目的紅色文創和書籍,現場還設置了集章互動體驗環節,融合當下火熱的“蓋章”新玩法,市民可在“英雄花開英雄城·廣州紅色文化手卷”蓋上心儀的印章,在感受蓋章樂趣的同時對廣州的紅色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紅棉研習項目
廣州市黃埔區還將於3月17日下午起展開紅棉研習項目,精心設計多條研習路線,主要內容是帶領參加活動的成員到本土藥企了解藥材情況及製作方式,到氣象衛星地麵站了解氣象衛星知識,激發成員們對科學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通過研習弘揚黃埔的愛國創業、奮勇爭先與探索創新精神,將“英雄花開英雄城”的黃埔精神持續傳承下去,以紅色基因引領黃埔高質量發展。
(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