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第二批通過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工程名單公布,廣東省5宗工程入選,其中3宗水利工程來自廣州黃埔,分別為木強水庫、生物島圍堤、新擔湧東閘。
木強水庫位於廣州市南崗河上遊木強河段,水庫集雨麵積為7.6平方公裏,總庫容1032.87萬立方米,屬中型水庫,主要功能為防洪調蓄、生態補水、景觀用水等,是廣州市首批標準化管理創建試點水庫之一。
自啟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建以來,黃埔區水務局及水庫綜合管理中心全麵完善水庫標準化製度體係,有效落實管理責任,強化安全生產能力,保障防洪調蓄、生態補水等效益充分發揮,標準化管理創建取得顯著成效。
生物島圍堤全長6.46公裏,為一級堤防,設計防洪(潮)標準200年一遇,治澇標準為20年一遇,由多種形式的複式堤岸以及排澇涵管攔汙柵等組成,是堤(岸)、路、景觀相結合的重要堤防工程。
新擔湧東閘位於黃埔區長洲島中山公園前路,於201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水閘共7孔,淨寬90米,中間孔為通航孔,是一座集防洪排澇、景觀、通航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型水閘,也是中國第一座底軸驅動式水閘和廊橋相結合的頗具嶺南特色的水利工程。在創建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過程中,黃埔區水務設施管理所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對工程進行完善和提升,構建了集在線精準監測、運行管護跟蹤監督、預警預報等功能於一體的標準化管理平台。同時,完善工程管理實施細則以及各項技術規程並彙編成冊,有效落實管理責任,強化安全生產能力,標準化管理創建取得顯著成效。 (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