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開門紅”集中簽約43個項目 力爭全年引進400個以上項目
2024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投資促進大會現場
2024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投資促進大會,格外不一樣。
每年開春,各地紛紛以招商開路“拚經濟”,開出政策“大禮包”。在爭相遞出橄欖枝的熱烈氛圍中,黃埔釋放出非同一般的信號——
“力爭全年引進400個以上項目,每個重點產業引進10個以上建鏈強鏈項目。”
“隻要符合我們區高質量發展的項目一定有地可用,有樓可租。”
“引進即籌建、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產。”
實實在在的大白話,不僅敢於亮出高標準的招商目標,而且將“厚家底”擺個明白,從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全方位切入,給足企業發展的安全感。
2024年,黃埔如何“拚”?
文/何瑞琪
圖/楊耀燁
亮目標 力爭全年引進400個以上項目
“大幹十二年,再造新廣州”!日前,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立下的誓言鏗鏘在耳,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奮勇當先,奏響新一輪“大抓投資、抓大投資”號角。
作為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黃埔區貢獻了全市4成左右的工業增加值、30%左右的研發投入,創造了全市44%的實際利用外資規模,曆來都是招商引資的“生力軍”,扛起“經濟大區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擔當。
去年以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全力拚經濟,大力實施招商“123”行動,以一往無前的勢頭實現了多項新突破。2023年,該區共簽約項目402個,計劃總投資超3500億元,其中不乏以TCL中環、孚能科技為代表的百億級項目。這些重量級項目的持續落戶,進一步鞏固了產業鏈優勢,為邁進“萬億製造”大關再添新砝碼。
近年來,全球地緣格局和大國博弈持續演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區域競爭的焦點從傳統領域全麵轉向新興產業,各大城市無不將招商引資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全力推動產業提檔的重要抓手。
今年是廣州開發區建區40周年,時值“二次創業”再出發的關鍵期,如何以“大抓投資、抓大投資”帶動大發展,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激活改革發展新動能,以招商引資大突破促進高質量發展大提速,顯得至關重要。
2月21日,一場“開門紅”的大會,正式開啟黃埔全球投資促進年活動,一口氣亮出今年的目標——力爭全年引進400個以上項目,每個重點產業引進10個以上建鏈強鏈項目,大力培育十大民營頭部企業,力爭5年內培育3家五百億級企業、5家百億級企業。
在大會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眾多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據統計,簽約項目投資總額約516億元,預計產值營收約為954億元,其中不乏視源全球總部、埃安航跡自動駕駛、卡沃無人機等單體投資超10億元的重點項目。
這些項目,廣泛布局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物製造、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眾多新興領域,凸顯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做大支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投資帶動大產業,大產業引領大發展。十億級乃至百億級項目的持續湧現,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拔節生長,傳統產業、戰新產業、未來產業的齊頭並進,共同助力黃埔大步邁向“中國工業最強區”。
新模式 率先探索出“以鏈招商”和“全要素招商”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大會還將“話筒”交給了企業和機構。從落戶多年的“老朋友”到簽約攜手的“新夥伴”,大家暢所欲言談感受,直奔重點聊需求——
在盈合(廣州)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崗眼中,應用場景至關重要,黃埔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可以為機器人應用提供廣闊的空間;
仲量聯行華南區董事總經理吳仲豪總結,最近,企業投資最為關注的三大因素是區域產業生態、創新能力以及整體的營商環境;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岡田英治透露,在廣東,日本製造業新投資大部分是增資項目,是日企在中國的項目公司再投資。在擴大投資這方麵,日企擁有“安心感”是很重要的。
一字一句,折射出招商引資的新變化。過去,城市招商引資往往拚的是資源稟賦、成本優勢、政策力度和優惠程度,這在經濟高增長時代可能無往而不利;但當國際競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當經濟從傳統的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招商引資必然要隨之而變革。
高質量發展時代,呼喚高質量的招商模式。
麵對這一變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結合自身發展和國際經驗,率先探索出“以鏈招商”和“全要素招商”的新模式,定向瞄準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針對性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係,並通過技術、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全方位切入,真正實現與企業同頻共振。
“以鏈招商”的關鍵在於精準。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的產業基礎和獨特優勢,漫天撒網式的招商不符合現實需求,以產業為導向,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做長長板和補充短板,才是務實而高效的選擇。
作為實體經濟大區,黃埔區以製造業發達、創新力一流而著稱,因而成了廣州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的“主陣地”,在這些領域著力引進一批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企業和項目就成了黃埔區的當務之急。
此外,作為經濟強區,黃埔區擁有一眾以世界500強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為代表的領先企業,還有無數以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代表的“腰部企業”,如何在引進世界500強等大型國際企業的基礎上,培育本土龍頭企業,也成了關鍵。為此,黃埔區正在深入實施“新埔商”和“苗圃培育”工程,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大產業現代高端”的良好局麵。
全要素招商的要點在於切實抓住企業需求。過去招商,往往隻側重於土地或政策優惠中的某一項,但企業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土地等傳統要素仍然至關重要,但是否有完整的產業鏈、活躍的創新資源、一流的人才儲備、充沛的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完善的政策體係,正在成為企業“用腳投票”的關鍵因子。
對此,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從技術、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全方位切入,去年重磅推出“高質量30條”“促經濟8條”等係列政策,今年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1+N”政策體係,優化整合“金融10條”“風投10條”等金融政策,持續厚植企業和項目發展壯大“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戰新產業、未來產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打造示範引領性應用場景。目前已發布我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島(廣州國際生物島)、大灣區首個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等超20項應用場景需求。今年將依托區內每年超2000億元的龐大固投建設體量,推動建築工業化,為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氫能儲能、低空經濟等產業提供更多的場景動力。
全球招 用腳步丈量招商“廣度”與“速度”
招商“走出去”,企業“請進來”。今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用強大團隊支撐招商“實戰”,發出全球招商引資最強音,並走得更廣、更深、更遠。
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人這個重要因素,而該區的招商“朋友圈”將持續向高能級躍進。本次大會為第三批28名產業顧問授牌,他們來自國際谘詢機構、行業協會、省市國有企業、國內外企業等領域,擁有強大的“朋友圈”和平台資源,將在項目投資、人才引進等方麵牽線搭橋,當好招商“紅娘”,實現“以商引商”“以企引企”。
另一廂,一支超400人的招商“尖兵隊”已經成立,通過融通政府部門、園區國企、社會招商等各方麵資源,黃埔全麵吹響招商引資工作“集結號”。針對區內13個產業鏈條培養儲備專業的招商人才庫,該區進一步加強與第三方投資機構、谘詢機構的合作,不斷拓展項目來源渠道,並計劃建立招商大模型係統,以數字化賦能招商工作。
招商團隊領命“出征”,用腳步丈量出招商工作“廣度”與“速度”。
麵向全球招商“黃金時間”,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向“全球引”,今年更加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各地投資者。
麵向“逆向招商”新趨勢,這裏也將奔赴全國多地,緊盯頭部企業招大引強,利用好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與多地企業實現協同共進、互補共贏。
“引企”更要“留企”,“引才”更要“聚才”。以招商引資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背靠眾多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高端創新資源,借助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帶來的機遇,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二次創業”將會更為順暢。
(廣州日報 2024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