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發布全國首個全麵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政策
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產業園項目效果圖。資料圖片
2月20日,繼廣州市召開“新春第一會”——高質量發展大會的第二天,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擂響開好局、起好步的戰鼓,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以時不我待的豪情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
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一路火熱”:當天,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行的廣州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活動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共有112個項目參加集中動工,總投資約839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約1005億元。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一路高歌”:開工現場,“顛覆性”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詞,不僅有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園破土動工,該區還發布全國首個全麵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政策措施,並舉行一批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授牌、12個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與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簽約。
為企業和投資者贏得“一路繁花”:在簽約顛覆性技術創新代表項目後,黃埔創新學院隨即揭牌,這是一所彙集了廣州、京津冀、上海等創新高地科技、人才、產業優勢的“黃埔軍校”,為企業孕育更多新時代科技創新人才。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加快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推動新一年經濟“開局穩”“開門紅”、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打下堅實基礎。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
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時不我待。
廣州開發區敢飲“頭啖湯”,在新年伊始發布全國首個全麵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新政,與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建設的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園也在同日動工開建,這是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深刻理解和闡釋。
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創新驅動發展。而新質生產力的“新”,就“新”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總投資30億元的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產業園,規劃建設麵積約40萬平方米,預計達產年產值17.8億元,集研發、試製、培訓、交流、展示等功能為一體,對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為科研和中小企業提供係統性支撐,打造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將一季度開工活動選址在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產業園,這也意味著,廣州開發區正在走一條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之路。
“顛覆性技術是改變遊戲規則的戰略性技術,是大國科技博弈的重要力量。”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在會上說。
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由廣州市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將通過合作組建黃埔創新學院、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建設顛覆性技術創新園等,構建“大學院所+創新基金+創新園區”的顛覆性技術創新體係,“管育接轉教”五位一體打造國家顛覆性技術創新核心平台。
在這一創新體係中,黃埔創新學院發揮“引擎”作用,聯合國內外一流大學、新型研發機構,打造“學院+”的國際化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係統;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發揮“賦能”作用,聯合優質風投基金、龍頭企業,打造“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的市場化投資係統;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園則發揮“聚變”作用,聯合其他專業園區,打造“顛覆性技術創新園+”的分布式園區係統,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活動當天,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與析芒醫療、載誠科技、艾賽吉、智地感知、超維景、奇點醫療、與光科技、精智未來、超視計科技、微納動力、金竟科技、十灃科技等12個首批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投資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
該基金由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與廣州產投集團、知識城集團等共同組建,規模達15億元。“這個基金專注於顛覆性技術創新、原始創新科技成果投資。”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袁瑩介紹,“主要聚焦國家顛覆性技術創新的重點領域,比如集成電路與芯片、算法與智能技術、BT-IT融合、科學儀器、先進製造、生命健康、能源與‘雙碳’等。”
培育“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一種新的技術和動能,必然催生一個新的產業,一種新的生態。
全國首個全麵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政策措施——《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高新區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若幹措施》(“顛覆性10條”)的發布,探索的便是建立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新機製。
為打造顛覆性技術培育的沃土,“顛覆性10條”創新性提出落戶配套“即立即享”的前置支持形式,落戶廣州開發區的國家顛覆性項目,最高可獲得500萬元的扶持獎勵,以最大力度、最強支撐讓顛覆性技術“落地、開花、結果”。
“科學家做企業不能隻講情懷,更要講落地。”這是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首席科學家、廣州超維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愛民回國創業17年的感悟。
王愛民坦言,一個企業能否生存,首先要看有沒有賴以存活的土壤,其從北京來到廣州,來到黃埔區,就是覺得這裏是一片能夠孕育高科技企業成長的沃土。
“顛覆性10條”的出台,就是要打造一片“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
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洪暉說,我們將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化集群化”全周期一體化支撐體係,擴大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種子庫”“人才蓄水池”,做好顛覆性技術的精準“選種”、精心“播種”、悉心“育種”、用心“培苗”。
廣州開發區以“工業立區”“工業強區”,已形成超4萬家的中小企業產業規模和創新生態圈。育“珠”、串“鏈”、成“網”,是該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新型工業化,擦亮廣州開發區“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金字招牌。
大項目“滿弦”開工
拚經濟“熱辣滾燙”
開局即“開工”,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響徹工地,林立的挖掘機揮動鐵臂,一個個重大項目開工背後,彰顯了廣州開發區拚經濟的“事業心”。
從廣州一季度新項目開工,可以窺見廣州聚焦“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 聚焦東部中心規劃建設、聚焦產業和科技互促互強的高質量發展內生邏輯。
當天,廣州開發區動工112個項目,占廣州全市超三分之一,既包括了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等民生項目,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項目。
廣州開發區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局長何瑩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動工的112個項目中,以新質生產力為主的產業項目總投資約530億元,占比超過六成,這將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集聚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由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石藥集團等11家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投資的國家納米智造產業創新中心項目,將聚焦納米材料、納米電子器件和納米醫藥三大領域,建設微納傳感器功能材料創新平台等重大平台,開展納米技術攻關,推動納米材料、電子器件、醫藥等智造產業發展。
由國家製造業雙創試點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視源股份投資建設的全球總部基地項目,將用於開展商用顯示及音視頻設備、計算設備、電力電子、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預研和產品開發。
以3D打印應用和數字化智能製造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驅動型企業黑格科技,當天在該區啟動了3D打印數字化智造中心項目,設立包含3D打印技術、軟件、設備的研發實驗室和硬件設備生產車間,形成數字化全產業鏈。
一批生物醫藥重大項目也於活動當天集中動工。新想集團在該區投資建設生命科技港項目,建設集孵化、研發中試、生產以及產業服務為一體的高標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為入園企業提供研發、實驗、生產、辦公一體化的專業載體;利德曼生物安全產業基地體外診斷中心項目建設利德曼廣州運營總部、POCT產品平台、液相芯片產品平台,促進IVD新興生物產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經濟體係的重要支撐;恒諾康新藥研發以及產業化基地項目將建設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世界一流新藥研發、高端原料藥和高端製劑的平台基地,打造世界上極度缺乏的無菌原料藥中試和複雜無菌製劑類前沿平台。
當天動工的還有總投資21億元的黃埔新型儲能產業園項目,該項目將建設儲能研發中心及年產能8GWh的儲能產業生產基地兩大板塊,打造集生產、研發及辦公的生態型儲能總部產業園。
撰文:劉珊
(南方日報 2024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