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文衝街道駿雅社區海關小區社區容貌品質大提升
海關小區居民在社區廣場內歡樂起舞。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廣州黃埔區文衝街道駿雅社區海關小區的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正悄然發生改變,越來越多共享元素走進身邊。荒草地變成了溫馨漂亮的共享花園,破舊的停車場頂棚變身共享晾衣區,文化長廊、中心公園、廉心長廊、兒童成長樂園紛紛“上新”……社區容貌品質全域提升,也大幅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共享花園,一盆盆綠植上插著居民的銘牌,大家紛紛搬來自家的鮮花,形成一道共賞的風景線;在共享晾衣區,新建的晾衣區一改過去亂搭亂曬的情況,“曬”出文明新風尚;在共享空間,社區閑置空間改成了書法桌,旁邊的置物架擺放了共享藥箱、共享頭盔、共享雨衣。
“我們想通過營造共享理念,為社區治理注入新元素,提升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意識。”駿雅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陽鳳說。
這種共享並不是停留在營造空間的層麵,更在社區活動中注重提升居民的參與感。海關小區建成於1999年左右,不少居民曾是老海員,為了挖掘社區蘊含的文化味,駿雅社區在11月初召集了一場主題牆繪活動,邀請親子家庭在曆史文化牆共繪海洋環保牆畫。
像這樣共同參與的活動還有很多,從社區綠植誌願隊伍參與設計社區環境,到越來越多的居民誌願者擔任社區花園“美化師”等,居民在一次次活動中形成了強烈的責任感,為社區容貌品質貢獻力量,形成社區推動、全民參與、齊心創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麵。
在社區生活了9年的居民朱小姐說:“我感覺幸福感在暴增,在這樣有溫度的社區環境中生活成長,特別舒適特別好。”
據悉,文衝街去年形成了社區容貌品質全域提升工作方案,聘請設計單位根據居委反饋的居民需求,編製專題設計方案,並組織社區、業委、物業、居民代表、設計單位召開數輪設計方案征求意見會,不斷強化培育提升標準要求。
駿雅社區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廣泛發動居民群眾參與的過程中,社區收集到了綠化提升改善、晾衣處利用改造、充電樁及停車棚建設等需求,從而加大力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社區的凝聚力和居民的自治力。
此外,駿雅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麵擴大,實現了政務服務、黨群服務、便民活動、居民議事協調等基本服務功能。
“新建成的長廊很漂亮,你看,這裏還有我們鄰居畫的畫。”居民段阿姨指著“居民文化展示窗”說。海關小區建設了以“廉潔警示、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廉心長廊,將廉政文化、家風文化、基層治理等內容融入其中。
社區還建成了成長樂園和老人樂園。兒童活動區不僅有了滑滑梯、秋千等遊樂設施,還建設了一麵音樂益智牆,讓孩子們在感受音符的快樂中健康成長。老人樂園則安裝了健身器材、棋牌桌椅、休閑長椅、宣傳欄等設施,方便居民在休閑活動區拉家常、做運動。
文衝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社區容貌品質,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讓居民的生活更幸福。
(廣州日報 2024年0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