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黃埔樣本
廣清產業園全景。廣州開發區援建和對外經濟合作局供圖
平整寬闊的廣州路、德龍大道在園區中延伸,一家家來自黃埔的知名企業落地投產,廠房規模宏大、工人生產繁忙,“黃埔產業元素”讓清遠現代化產業園區迸發強大動力。
很難想象,如今的產業熱土在多年前還是一片黃泥地。
從2019年開始,廣州、清遠兩市探索按照“一區三園一城”方向高水平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下稱“廣清合作區”)。其中,廣清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下稱“廣清園”“廣德園”“廣佛園”)這“三園”由廣州開發區主導開發建設。黃埔充分發揮兩地的比較優勢,積極探索“黃埔總部+清遠基地”“黃埔前端+清遠後台”“黃埔研發+清遠製造”“黃埔孵化+清遠產業化”等合作共建模式。
筆者從廣州開發區援建和對外經濟合作局獲悉,2023年,廣清合作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3.94億元,同比增長22.2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42億元,同比增長13.7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17億元,實現全口徑稅收8.32億元。
近年來,廣清合作區建設從一張藍圖變成“實景畫”,探索建立廣州開發區主導開發運營、清遠負責社會管理的園區共建共享模式,建立起廣清產業合作新範式,為推動全省產業有序轉移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廣清經驗”。
構平台,產業轉移“第一站”
“忙!”說起過去一年的廣清園,不少企業用這個詞來形容。
2023年一開春,廣清園就召開了高質量發展暨2022年度優秀企業表彰會,宣告新目標。大會僅兩天後,就打響清遠重點產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第一槍”,迎來首批39個集中動工投產的重點項目。
2023年最後幾天,廣清園依舊在衝刺。隨著2023年第四季度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該園區又迎來13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32.35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51.25億元。
一年從頭到尾大項目不斷,得益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主導開發帶來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集聚中小企業超4萬家,有轉移需求的企業不在少數,廣清合作區自然是相關重點項目選擇的“第一站”。
歐派家居、金發科技、富強科技……走進廣清園,這些熟悉的企業名稱一時讓人分不清這裏是黃埔還是清遠,目前該園區進駐企業約80%都來自廣州,已初步形成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高新現代農業生物技術、新材料、食品美妝五大產業集群。
不隻是廣清園,廣佛園、廣德園同樣馬不停蹄。
在廣佛園不久前舉辦的2024年企業家座談會上,該園區交出了2023年“成績單”:新增規上企業6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9家,工業總產值超5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投資額8.3億元,同比增長14%,技改投資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倍;累計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46億元……
以“建設廣德新城、打造灣頂明珠”為目標,圍繞“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高質量發展要求,廣德園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區域經濟合作關係,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的延伸區和配套區,引入的263個項目中80%來自大灣區,推動成為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的“最佳試驗場”,產業要素溢出的“優質承載區”。去年,廣德園榮獲“2023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園區”;紅旗茶廠入選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隨著紅旗茶廠國家級茶文化研學營地一期奠基,這裏將打造為集“綜合實踐+勞動教育+研學活動+生態文旅”於一體的全國示範性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去年5月24日,廣清合作區廣清園、廣佛園、廣德園管理機構揭牌,標誌著廣清兩市在產業共建事業上進入新階段。目前,廣清一體化已成為廣東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樣本。
造口碑,全麵對標黃埔營商
大項目來得多,也留得住。
“廣佛園的服務很好,效率也非常高。”廣州廣化塑料管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明鬆說,此前他們為研發的新產品尋找落地生產的新場地,因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推薦慕名而來,如今生產條件、辦公條件均得到極大改善,並在這裏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大樹底下好乘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營商環境便利度已連續數年位居全國開發區第一,帶來大項目的同時,來自該區的援建幹部也將有口皆碑的黃埔營商體係帶到廣清合作區的三大產業園區。
“在營商環境方麵,廣德園基本完全對標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有事速辦,無事不擾’。”廣德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必榮說。對企業來說,營商環境方麵,在廣德園和以往在廣州差不多,發展更安心。
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積極推進下,園區積極踐行“一切為了投資者,一切為了企業”的服務理念,深入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服務建設,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選址到竣工驗收備案全流程“一網通辦”。
名師出高徒。從簽約到摘地,從動工建廠到試投產,黃埔速度帶領當地“跑”出了廣清速度、廣德速度、廣佛速度。
以廣清園為例,越來越多的項目實現“當年拿地、當年動工、當年投產”,這背後是園區大力推行“承諾審批”“信任審批”的結果,通過提前溝通、並聯審批等措施,工業企業籌建流程大幅壓減,讓企業“等地期”變“預審期”。“營商環境是園區的‘金字招牌’。”廣清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褚大軍介紹,“成立9年多來,我們一直都秉持著‘一切為了投資者、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清遠’的理念。”
再看廣佛園,從2021年廣東材料穀項目108天封頂,到2022年天賜項目當年即實現動工、投產、上規,再到2023年長偉錦磁項目80天封頂……每一年不斷刷新當地對“快”的認知,園區爭分奪秒為企業征戰商場贏得了發展先機。
目前,廣清兩市合計629項事項實現跨城“自助辦”,2871項事項實現跨城“專區辦”。辦事無縫銜接,讓兩座城市在產業上和生活上的聯係都愈發緊密。
“我們要與當地形成互動,實現抱團發展。”廣德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董丕說。近年,廣德園為當地提供近萬個工作崗位,還積極申請廣清幫扶資金,支持當地提升教育、醫療水平。
從造園到造城,荒蕪的黃泥地成了產業熱土,同時也正成為產城人融合的宜居宜業之地。
強企業,“鏈主”蓄勢大產業
構築大平台,引來大企業,興起大產業。
走進位於清遠市廣清產業園內的歐派家居,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運轉,有序完成各個流程。
早在2017年,歐派家居將生產基地從廣州轉移到廣清產業園,迅速成為中國定製家居業首個市值破千億元的上市企業。2023年,歐派家居將華南第二生產基地項目再次落戶廣清產業園。
在廣德園,企業“加注”的步伐也在加快,戴卡旭汽車零部件項目從簽約到摘地僅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從動工建設到試投產僅用時8個月;雷諾麗特塑料製品項目從開工到封頂僅用時5個月……一次次刷新了“廣德速度”。
廣佛園開園以來,世界最大的岩棉製品生產商丹麥洛科威集團的清遠工廠完成建設,開始生產。2020年,洛科威將岩棉生產基地從廣州開發區整體搬遷至廣佛園,清遠工廠成為洛科威集團近些年在亞洲地區最大的新建項目。
去年以來,廣佛園組織招商團隊外出到上海、蘇州、武漢、長沙、重慶、昆明等地考察對接,邀請商會、協會前往園區實地交流考察,積極舉辦、參加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活動。2023年1月—12月,該園區新引進項目15個,其中黃埔材料院(廣佛園)生產基地項目預計總投資達到41.5億元,達產產值92億元。
廣佛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吳養表示,對標廣州開發區,廣佛園按照“廣州研發、廣佛製造”“廣州孵化、廣佛加速”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圍繞廣州開發區生物島、科學城、知識城等區域產業延伸發展需求,前瞻布局生物醫藥產業,積極承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裝備製造產業發展資源,真正實現“廣州研發+廣佛製造”“廣州孵化+廣佛加速”,積極探索兩市產業合作共建新路徑。
據廣州開發區援建和對外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清合作區三大園區聚焦產業定位和優勢特色,穩商招商,以商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龍頭項目,全力抓經濟促發展。
廣東產業有序轉移各項政策的扶持與落地及廣清產業園區的協同發展,讓企業有了擴張的空間和環境,也讓產業有了轉移的主平台、主戰場,助力廣東在新征程中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
撰文:傅鵬 劉珊
(南方日報 2024年01月30日)